李致远教给孩子们的武功,都是他自创的基础内功、拳法、轻功和剑法。这些武功看似简单,却根基扎实,最适合资质平平的孩子修炼。范闲按照李致远的嘱咐,严格教导,每天都会检查孩子们的功课与武功进展。
日子一天天过去,学堂里的孩子们进步飞快。他们大多是佃户子弟,从小吃苦,学习起来格外努力。只是这些孩子资质都较为平庸,即便再努力,武功进展也相对缓慢。范闲原本以为,想要有人通过基础武功考核,至少得等两三年,可没想到,不过一年时间,就有一个孩子达到了考核标准。
这个孩子名叫文小禾,和范闲同岁,生得眉清目秀,性格却十分沉稳。他不仅读书快,武功进展更是惊人,短短一年,就将基础内功、拳法、轻功和剑法练得炉火纯青,比其他孩子高出一大截。
范闲亲自负责考核,当他看到文小禾行云流水地完成所有考核项目时,激动得立刻冲出教室,想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李致远。
此时的李致远正在自家院子的凉亭里享受悠闲时光。小妾小桃端着一盘刚剥好的葡萄,正用牙签挑着,嘴对嘴喂给李致远。阳光透过凉亭的藤蔓洒下来,落在两人身上,透着几分暧昧。
范闲刚冲进院子,就看到这一幕,顿时闹了个大红脸,赶紧用手捂住眼睛,转身就要走,嘴里还念叨着:“打扰了,师父你们继续。”
“站住。”李致远的声音传来,带着几分笑意,“有什么事就说,遮遮掩掩的做什么。”
范闲放下手,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师父,文小禾通过基础武功考核了!他才学了一年,就把基础武功练到炉火纯青,真是个天才!”
李致远闻言,脸上依旧是一副淡然的模样,伸手接过小桃递来的葡萄,慢悠悠地说道:“知道了。你明天开始,教他《大河诀》和《大河剑法》吧。”说完,便不再理会范闲,继续和小桃调笑起来。
范闲早已习惯了李致远的随性,见他没其他吩咐,便转身离开了院子,心里却在盘算着,明天该如何教导文小禾这两门高深武功。
如今的李致远,已有三位小妾,分别是温柔可人的小桃、擅长音律的柳眉和厨艺精湛的芸娘。他每日除了偶尔去学堂上两节课,其余时间不是在书房创作新的武功,就是和小妾们在宅院享受生活,日子过得十分惬意。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三位小妾都还没有为他生下一儿半女。
这样的生活过了一年多,李致远渐渐觉得有些腻了。他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武学研究中,还特意在学堂旁边修建了一座藏书楼。这座藏书楼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来这里交换武功秘籍。
可让李致远没想到的是,藏书楼建成后,来交换武功的人寥寥无几。楼里的武功秘籍,大多是他自创的,还有一些如《五虎断门刀》之类的普通武功,对于江湖中人来说,吸引力并不大。李致远也不气馁,依旧每天整理秘籍,偶尔还会在藏书楼里指点前来查阅秘籍的人。
这天,李致远正在书房撰写新的武功心法,来福突然进来禀报:“老爷,老夫人派人来了,说把京都范府的范若若小姐接过来了,让您去府门口迎接。”
李致远放下笔,挑了挑眉。范若若是范闲的妹妹,他倒是听说过这个小姑娘,据说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过他也没太在意,反正如今学堂的事务大多由范闲负责,范若若来了,也不过是多一个人罢了。
他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慢悠悠地走向府门口。远远地,就看到一辆装饰精致的马车停在门口,一个穿着粉色衣裙、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正从马车上下来。这小姑娘约莫十岁左右,皮肤白皙,眼睛又大又亮,透着一股灵气。
“李公子,许久不见。”护送范若若前来的老管家对着李致远拱了拱手,恭敬地说道。
李致远点了点头,看向范若若,温和地说道:“若若小姐一路辛苦,快进府休息吧。你哥哥范闲如今在学堂教书,我让人去叫他过来见你。”
范若若对着李致远屈膝行了一礼,声音清脆地说道:“多谢李公子。不用麻烦了,我一会儿自己去找哥哥就好。”
李致远笑了笑,也不勉强,让人领着范若若去客房休息。他自己则转身回到书房,继续研究武学。在他看来,无论是范若若到来,还是其他琐事,都比不上钻研武功来得有趣。
而此时的学堂里,范闲正带着孩子们练习剑法。阳光洒在院子里,孩子们的身影在剑光中穿梭,稚嫩的脸庞上满是认真。范闲看着眼前的景象,又想起自己一年多来的变化,心中不禁感慨,如今已经是六品高手了。
他抬头望向远处李府的方向,眼神坚定。他知道,自己一定要好好教导这些孩子,不辜负师父的期望,也不辜负自己这来之不易的人生。可是,他又想了想,发现了不对。
特么的李致远对他根本没期望,那就是一条贪图享受的闲鱼。我靠,那不是自己向往的生活。范闲内心苦闷,才是一个孩子,就过上了朝九晚五的打工人生活,还没工资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