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收徒务必严谨,宁缺毋滥,需考察心性根骨,莫辱没了古墓清誉。”
此事既定,众人皆喜。孙婆婆更是激动得抹眼泪,连说古墓终于要热闹起来了。
具体的章程由小龙女主导制定,李莫愁和杨康从旁协助。
他们决定在终南山脚下择一合适地点,建立古墓派外院,作为初步筛选和接待弟子之所。
收徒不限出身,但需通过心性、毅力、根骨三关考验,尤其注重品性纯良、心怀正义。
外院弟子学习基础武功和门规,优秀者经考核后可入古墓,由小龙女或林素问亲自传授高深武学。
古墓派可作为大夏的人才储备库之一,培养出的优秀弟子,若愿为国效力,可推荐至军中或朝廷相关部门。
回到临安后,李莫愁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开始着手一项对她而言意义非凡的工作——整理毕生武学心得。
她深知自己能有今日成就,古墓派武学是根基。
如今既然决定开山收徒,更需要系统的武学典籍作为指引。
她利用夜深人静或政务间隙的时间,伏案疾书。
她将古墓派的内功心法、轻功、剑法、掌法、暗器等,分门别类,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阐述。
她不仅记录招式口诀,更着重注解其运劲法门、临敌变化、以及修炼时需要注意的关窍和可能出现的偏差。
她还结合自身与杨康交流切磋的感悟,融入了一些全真教武功的玄门正宗理念,以及自己在实战中总结出的经验,使得这些心得更加丰富和实用。
李莫愁甚至开始动笔撰写《玉女心经》的详注,这是古墓派最高内功心法,她的理解和感悟,无疑对后世弟子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这项工作耗时耗神,但李莫愁乐在其中。
这既是对师门的回报,也是对自己武学道路的一次总结与升华。
她计划将这些心血结晶整理成册,一份送回古墓作为镇派之宝,一份留存大夏,择其基础部分,用于讲武堂的教学,提升将领的个人武力。
小龙女带着师傅的允准和初步计划回到了终南山,开始筹备古墓派开山事宜。
而李莫愁则一边治理国家,一边继续着她的着书大业。
大夏国在和平中积蓄力量,古墓派也即将迎来新的生机。
一文一武,一明一暗,都在为不可预测的未来,做着最坚实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