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秋狝之变(2 / 2)

消息传出,朝野虽有唏嘘,但亦觉在情理之中。

永璟嫡子身份名正言顺,身体健康且学识能力皆属上乘。

此后两年,皇帝几乎将全部精力都用于教导太子。

他让太子监国,处理日常政务,自己则在旁指点;将心腹重臣指派为太子辅弼;将帝王心术、治国之道、朝局平衡,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魏嬿婉则从旁协助,时时提点永璟要体恤圣心,勤奋学习。

两年时光飞逝,太子的表现让皇帝颇为欣慰,也让他深感疲惫,身体每况愈下。

他深知,若再贪恋权位,恐真如太医所言,寿数不久矣。

于是,在一个春日,皇帝再次召集群臣,颁布了震惊天下的诏书——禅位。

“朕自御极以来,……然今沉疴难起,恐负祖宗托付之重。皇太子永璟,仁孝聪慧,克肖朕躬,已能胜任社稷之重。朕决意效法尧舜,禅位于皇太子,退居太上皇,静心颐养。”

此举虽前所未有,但在皇帝重伤、太子已立的背景下,竟也得以顺利推行。

盛大而隆重的禅位大典后,永璟登基为帝,改元新政。

已是太上皇帝的弘历,与新晋的太上皇后魏嬿婉,并未留在规矩繁多的紫禁城,而是移驾至更为宜居的圆明园长春仙馆居住,名为养病,实为颐养天年。

离开紫禁城那日,魏嬿婉回首望去,重重宫阙在夕阳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她在这里从卑微宫女走到权力之巅,又亲手将自己的儿子送上了龙椅。如令她已是尊贵无比的太上皇后,新帝的生母,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

圆明园风景如画,太上皇帝需要静养,实则大部分时间精神不济。

魏嬿婉陪伴在侧,细心照料,仿佛又回到了最初那般温柔解意。

夕阳西下,她轻轻为榻上小憩的太上皇掖好毯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