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心思,早已超越了这低级的争宠把戏,放在了培育自己的子女上。
对于固伦景瑶公主,她是极尽宠爱的。
小公主是她的心头肉,更是她巩固地位的祥瑞象征。
她为女儿挑选最柔软的衣料,最精巧的玩具,最耐心细致的乳母嬷嬷。
她抱着女儿时,总是哼着温柔的江南小调,眼神慈爱。
而对于子璟,她的教导则截然不同。
永璟下了上书房回来,她不仅关心他的功课,更会将他叫到身边,屏退左右,进行独特的“教导”。
她会拿出内务府的记档,指着某处,语气平静地问:“永璟,你看,这个月舒嫔宫中的用度,比上月超了三成。你觉得是为何?”
永璟眨着聪慧的眼睛,想了想:“是因为六弟(舒嫔之子)长大,耗费多了吗?”
魏嬿婉微微一笑,摇头:“或许。但也可能,是她故意奢侈,想彰显恩宠,或是……暗中贴补了旁人?你要学会看账,不是为了斤斤计较,而是要看出这数字背后的人心和手段。”
她又会在某次嫔妃请安后,淡淡地问儿子:“今日请安,你觉着禧贵人和恭常在,谁的话更讨你皇阿玛喜欢?”
永璟努力回想:“恭常在说了皇阿玛的诗好,禧贵人好像……没说什么。”
“嗯。夸赞诗好,是投其所好,但过于明显。沉默不语,也可能是以退为进。你要学会听她们的话,更要听她们没说出的话。”
她甚至会将后宫一些不起眼的争端,简化了说给永璟听,引导他去思考背后的利益纠葛和每个人的动机。
她不是在教他阴谋诡计,而是在培养他一种洞察人心、权衡利弊的思维模式。
“永璟,这紫禁城,不止有诗书礼仪,更是一个无形的战场。你要学会看透它,将来才能掌控它,而不是被它吞噬。”她抚着儿子的头,语气温柔,内容却冰冷而现实。
永璟似懂非懂,但母亲的话和他自幼目睹的宫廷生活,正一点点塑造着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