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揉着脑袋有喜有怒。
他也会心想不愧是我喜欢的姑娘,这么快就在朝廷里竖起旗帜了。这件事情看似就这么过去了。
之后李义府像没事人一样,请道士望气镇灾,还卖官捞钱。
随后一个小小的参军告发了他,那时李义府端坐在府里,觉得这参军恐怕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没想到一道圣旨随之传来。
李义府直接被李治丢进狱中。
武媚娘霍然惊醒,可等她准备出手的时候,发现李治已经命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
还请来了手握兵权的司空李勣监审——摆明了就是告诉某些人,别救,谁都救不了李义府。
那几个月里,李治回宫之后也常跟武媚娘叹息,说李义府也是晋王府旧臣,怎么得势之后就变成这样了呢?
武媚娘默了一下,跟着叹息,说是啊,李义府早该死了。
两人都是影帝。
互相演戏。
面对武媚娘和自己旗鼓相当的演技,李治就笑,说以后还是要盯着点,少用些这样的人,还说了这几年我们广开科举,多的是人,没必要像对付长孙无忌时那般。其实这是敲打。
只不过。
武媚娘点点头,左看右看,没看出自己丈夫究竟是什么心思。后来几个月过后,宫里的眼线传来消息,说最近长安城里的风声不太对,好像说您垂帘听政时过于霸道连陛下也受您的气呢。
武媚娘有片刻的茫然,接着又警醒起来。她想:如果我是朝中大臣,听到这样的风声是不是该表忠心?武媚娘加派人手,留意宫中动静,腊月里大雪纷飞,她旋即听闻有大臣匆匆进宫。
踏着雪色,武媚娘去找李治了。武媚娘一踏进门,就看到李治的案前摆着废后的诏书。那些来见李治的大臣已经走了,只剩下这诏书,李治见到武媚娘,还被吓了一跳手忙脚乱想藏这诏书。
武媚娘静静的看了他半晌。
李治不演了,把诏书放回案前,无奈的回望她。风雪长安城,最亲密的情侣,最熟悉的对手正彼此凝视。武媚娘先叹了口气,她说陛下,你想废臣妾就废吧,何必弄得这般麻烦呢?
李治睁大了眼睛,说我何时要废你?
武媚娘盯着案前的诏书,李治的目光也顺着看过去,有点尴尬。
李治轻咳两声,说这是一场误会,我只是受了别人的蛊惑,蛊惑你知道吧?要不这么说李治演技好呢。
看起来就像是真的一样。
武媚娘这时有点茫然,她原本想好了很多说辞——要先示弱,然后讲述自己跟李治之间的感情。
如果感情不能打动李治了。
就再讲讲利益。
废后相当于要废太子。如果这时候废了太子,谁来入主东宫呢?是王皇后那个被废掉的养子李忠吗?届时,又会有一个新的利益集团围绕着新太子形成,其实被废与否媚娘不怕。
只怕不能为陛下分忧,加重陛下的病情。武媚娘相信,这番话术下来,自己的后位基本是能保住的。
然而。
李治的反应是武媚娘怎么都料想不到的。如今自己还什么都没说,李治怎么就怂了呢?
不只是武媚娘如此想。
其实很多人都会说李治是真怂了,后来的很多年里,武媚娘每每有举动,大家也都说李治是真怂了。
可武媚娘始终不能主导相权,攻击她的大臣,也多半逍遥快活,大家不妨想想那李治为什么怂呢?
武媚娘也在想这个问题。
茫然了片刻的武媚娘忽然明白了,她终于明白自己真正的用处,她在李治这里,就相当于许敬宗在她手里。
都是一把刀。
李治高高在上,继续做那个仁厚到有些怯懦的君王,当一个没人知道他内心阴暗狠辣的白莲花。
由她来当这个白莲花的刀。
诸天历史位面的人看到这儿。
都不禁是倒吸一口凉气。
特别是另外一个位面的李世民。
看着自己身边还是小孩子的李治——这儿子比自己还不要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