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清楚王皇后根本就没有反击的手段。
确实。
王皇后也想过杀了那几个忽悠她的人,但她自己这种处境,再乱杀人,她肯定也清楚自己会凉得更快。
你这一番手段让这位皇后直接被打下神坛。
王皇后只能被动防守。
开始以不变应万变。
王皇后也不是纯纯的憨憨。她清楚自己毕竟是皇后,自己背后是名门世家,只要自己不再出错就没有谁能让自己退位。
怎么说呢,这个看法其实也不能说不对,实际上这个看法很对,只可惜这位皇后实在是太不了解你。
也太不了解自己的男人了。
你们本就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搞事的人。
又怎么可能因此而放弃推翻她呢?
特别是李治。
他想要一把刀。
这件事也就只有你知道——其实又何止王皇后,朝野上下,了解这个年轻皇帝的人本就不多。那些年里,李治应该经常下了朝之后去找你,路上脸色寻常,见了你才沉下脸来。
骂两句朝堂上的老匹夫欺人太甚——这里的老匹夫,当然是长孙无忌。作为太宗给李治留下的重臣,在朝官员多少都要看他的脸色,日子久了,当然有不少人情关系网铺展其中。
李治提过两句,说听说最近官员处事,都要互讲情分,这不太好吧?长孙无忌却是表现的贼坦然,说谁能不讲情分,陛下有时也要看人的情面吧,不徇私枉法就行了难道不是么。
讲情面俗人难免。
这看似好像是一个很合理的说法,李治也是没办法,只能脸上笑呵呵,心里也不知道骂了几万句老匹夫。
这个时候的皇帝显然有点被篡权了的意思。
李治也想过提拔新人,来反抗这群关陇门阀的旧臣,结果广开言路,希望能从进言的人里挑选人才。
然而。
门阀们的手段也高明。
李治尝试了几次。
却发现根本没有人才——除了那些个世家门阀出来的人,朝堂上但凡有个事,举手发言的全是差生。
这一幕让你似曾相识,恍惚之间,响起后来李林甫为了歌颂盛世,直接让整场的科举考生统统落榜。
说这是盛世野无遗贤。
当初看到那段历史的时候,你只感觉到无比的荒唐,却是没曾想,无独有偶,在这大唐盛世里的长孙无忌。
竟然也是这么说的。
长孙无忌说了什么?
他说现在旧臣旧例都很好,陛下走在先帝的道路上也没什么差错,有我们这些老臣看顾,其他人当然没什么可说的东西,勉强开口进言的那些人,都只是想侥幸得用的小人罢了。
这哪怕是后宫的妃子听了也要摇头的话。
就这么被长孙无忌说出来了,堂而皇之,而且还义正言辞的对皇帝说,陛下您想广开言路还是对的,免得下情不能上达嘛。
这种话连你这么一个后宫之人听了都难受,作为大唐皇帝自然更是如粗,李治这次连笑都差点笑不出来。
就这些玩意儿,哪特么有下情呈给我?
李治不止一次在你面前抱怨。
你为了通关这个游戏。
也是绞尽脑汁的安慰李治。
效果倒是不错。
奈何长孙无忌越发嚣张跋扈。
后来长孙无忌主办房遗爱谋反案,因为当年夺嫡之争,与吴王李恪有旧怨,此时此地,硬把李恪也拖进谋反案里,要杀之而后快,李治去求过情,长孙无忌却说了一个法不容情。
竟是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