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师父教得好!”
郑松林见状笑道:“你也別谦虚了,对了,明年3月份厂里有一次职能考核,我看你画图、会用数控工具机,也会电路,到时候可以试试考核。”
听到这话,李红旗眼睛一亮。
职能考核就是提级。
此时他想到一个问题,现在的厂里的普通技术员其实好像也没什么特別大的能耐。
而且这个时候的数控工具机还没普及,数控工具机的数据设置需要专业的技术员。
电工他会。
也就不会真正地设计。
和这些人相比,他好像真的挺厉害的。
如果能参加职级考核,他的工资就能提一提,以后的话语权也会大一些。
收回思绪,笑道:“好,到时候我想想,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通过。”
客气了一下。
“试试也行!”
郑松林笑呵呵地说了一句,將东西收了起来。
准备一会去开会。
等人走了,孙娟这才笑道:“红旗,你可以啊!没想到你居然这么快就完成了。”
李红旗闻言笑了笑:“主要是师父教的,刘姐,要不要帮忙我帮你画一点!”
反正也没什么太重要的事情。
顺手的事情。
刘娟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算了吧!我就最后一个零件了,也开始画了一部分。”
两个人画一幅图纸,很容易混淆。
还要重新理顺。
李红旗也没说什么:“那行,有事情招呼一声就行了。”
“哎,好!”
刘娟笑呵呵地答应了下来。
……
几分钟过后,一行人去了隔壁的房间开会。
郑松林先是正经地开场。
特殊时期,自然是要“唾弃”一下那几个刚刚下来的人。
然后再是工作上的事情。
主要是最近的工作情况和总结。
“工厂现在的订单量不是很多,来的订单都很急。厂里也在让我们想想办法,设计一些產品出来,大家集思广益,看看有没有什么想法。”
台下,李红旗也是在那里认真地听著。
设计新產品
其实进了技术科他就一直想著以后的路怎么走。
这里的设计新產品可不是说发明一种新的东西,当然了,发明自然也算。
但是发明毕竟太难了。
工厂很多工艺改进,他倒是有想法,毕竟干了那么多年了。
而且这时候厂里是有工艺改进奖励的。
就是所谓的厂科技奖。
而且这个奖也可以继续申报到市里、工业局之类的上级领导。
现在的工厂日子其实不是很好过。
基本上都是处於亏本状態,要不是上级扶持,都经营不下去。
现在很多军工企业都开始做民用物资。
这年代的国企有个神奇的地方,只要上面想做,哪怕是不是相关行业都能做得起来。
兄弟单位的技术支持,上级的统筹。
所以他不担心什么跨行业的问题。
电热水壶、洗衣机
这些东西其实做法不难,原理知道就很好弄,但问题是这时候的电不稳定啊!
洗衣机倒是可以试试。
这时候基本上都是双槓,其实全自动的原理很简单。
上辈子他做的事情可不止工具机。
家电维修在当年可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业,收音机和电视机他都会维修。
说难听点,只要给他的配件,电视机都能组装得起来。
琢磨了一下,感觉这些不实际。
突然。
李红旗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机升级。
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模块
这玩意也不知道是谁发明出来的。
说白了就是半数控系统,机械凸轮外加继电器,替代人工手轮,无需复杂的数控系统,实现批量零件的走刀。
这年头的工具机绝大部分都是纯手工操作,加工批量零件时需工人全程操控,精度依赖技术,单班產量低。
而国外已开始研发数控车床,但核心晶片、伺服系统国內无法大批量生產,直接仿製不现实。
当时他的机械厂极需要“低成本自动化改造方案”
用的正是这个办法。
这套改进办法,能让工作效率提高200%。
一个班的產量在50个左右,有了这个东西,就可以达到150个。
这是介於普通工具机和数控之间的產物。
如果数控工具机是2.0,那么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模就是数控工具机1.0版本。
当然了,这种东西也有很多的弊端,高精度、非標准件,量小的產品都不太適合用。
因为机械凸轮原理还是类似磨具。
两种零部件生產,就需要更换机械凸轮,但是整体改造完成以后机械凸轮的成本不是很高。
这玩意是个好东西啊!
机械厂的规模不小,有很多的精度要求不是特別高的批量產品。
这玩意改造成本在200元左右。
高吗
不低。
但是对於单位来说,却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价格。
就是不知道怎么说服厂里。
到时候和陈峰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