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凡间王朝气运连(2 / 2)

大胤王朝上空的气运赤云,自此一日比一日更加凝实、鲜亮、稳固,那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的淡金色气运也愈发浓郁活跃。朝野上下的风气为之一新,虽然暗流与阻力依旧存在,但一股强大的、向上的、求变的势头已然形成,不可逆转。

**西牛贺洲,金帐汗国。**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西牛贺洲广袤草原、以彪悍游牧和劫掠周边为生的金帐汗国。此汗国依仗来去如风的铁骑,常年侵扰周边农耕国度,烧杀抢掠,积累的血债与业力深重如山。

新天条道韵全面笼罩之下,汗国上空那原本混杂着浓烈血煞之气的狰狞狼形气运,开始剧烈地动荡、扭曲、溃散!以往无往不利、令周边国家闻风丧胆的骑兵队伍,在组织劫掠时,竟屡屡遭遇极端恶劣的沙暴、冰雹天气,或是战马莫名爆发大规模疫病倒毙,或是经验最丰富的向导在熟悉的路线上集体迷失方向。国内原本丰茂的草场大面积退化,赖以生存的牲畜大量非正常死亡,各大部落之间因资源急剧减少而内斗加剧,死伤惨重。

老汗王试图沿用祖辈之法,举行最盛大的血祭,以万千奴隶和珍贵牲畜的生命献祭给部落图腾,祈求力量与庇护。然而,祭祀刚进行到一半,原本晴朗的天空骤然乌云密布,一道并非针对任何人、却充满警告意味的雷霆悍然劈下,将高大的祭坛瞬间击毁,主持祭祀的大萨满当场重伤,参与祭祀的贵族死伤狼藉。

有幸存的小萨满试图沟通祖灵,得到的模糊启示却充满了恐惧与警示:“天命已改……杀伐招祸……草原的生存之道……需转向……止戈……向善……”

在生存的残酷压力与冥冥中那无可抗拒的天威警示下,金帐汗国内部一直被压制的主和派势力迅速抬头,得到了大量饱受战乱与灾祸之苦的中小部落支持。一番血腥的内部清洗与权力更迭后,新继位的年轻汗王,在几位明智部落首领的强力辅佐下,毅然斩杀了几名最为顽固的主战派权臣,派出使团,携带重礼和诚意,向周边所有曾被他们劫掠的国家求和,并立下血誓,承诺不再主动劫掠,转而寻求和平的互市贸易。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部落间的猜忌与冲突,内部整合远未完成,但金帐汗国那原本急剧溃散的气运,终于勉强止住了恶化势头,并开始有了一丝极其微弱、却真实不虚的、试图转向和平发展的迹象。

**东胜神洲,海外列国。**

在商贸繁华、岛屿林立的东胜神洲,局势则更为微妙复杂。这里充斥着机遇,也遍布着海盗、欺诈与势力的倾轧。新天条之下,一些长期秉持诚信经营、公平交易、并尽力庇护一方海域安宁的海岛城邦或商会联盟,其气运愈发稳固,商贸航线莫名变得顺畅,天灾人祸减少,甚至吸引了更多有才能的工匠、水手和商人前来投靠定居,势力稳步增长。而那几个以海盗起家、恶名昭彰、控制着重要航道的岛屿势力,则接连遭遇数十年不遇的超级风暴导致舰队全军覆没、或是内部因分赃不均而爆发惨烈叛乱、或是首领在庆功宴上莫名暴毙……其势力如同被烈日照射的雪人,迅速瓦解衰败。一种“守信得益,作恶遭殃”的朴素观念,开始在波涛汹涌的航海者与逐利的商人之间悄然流传,并逐渐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准则。

**中土大陆,诸国纷争。**

在中土大陆,数个实力相当的王国长期混战,民生凋敝。其中一国君主,虽国力相对较弱,但素有贤名,勤政爱民,在国内推行仁政,轻徭薄赋。新天条彰显后,此国虽小,其气运却异常凝聚稳固,国内风调雨顺,粮食连年丰收。几次面临强邻大军压境的亡国危机,都因各种“意外”而奇迹般化解,或是敌国国内突发变故被迫退兵,或是天降暴雨冲毁敌军粮道。而那个倚仗强盛国力、穷兵黩武、不断对外扩张的邻国,其雄才大略的国君却在一次寻常狩猎中意外坠马,重伤不治,国内继而爆发激烈的储君之争,各大军阀派系拥兵自重,国力在内耗中急剧衰退,不得不暂时息兵罢战,给了弱小邻国宝贵的喘息之机。

凡此种种,在四海八荒的各个凡间国度、部落、城邦中,以或剧烈或温和、或迅速或缓慢的方式不断上演着。新天条,不再仅仅是仙神阶层口中玄奥的律令,它通过王朝气运的直观显化、业力因果的即时反馈、以及种种看似巧合实则深植于新秩序逻辑之中的事件,真切而有力地干涉、引导着凡间政治的兴衰更替与文明的演进方向。

一种全新的、与此前数十万年截然不同的规则正在凡间牢固确立:**凡间王朝的气运兴衰、国祚长短,开始与其统治者是否顺应新天条之道、是否勤政爱民、国内司法是否公正廉明、是否善待百姓、对外是否秉持和平共处,紧密地、直接地联系在一起。**

以往那种单纯依靠武力强盛、军事征服,或是依赖君主个人超凡的雄才大略与权术手腕便能维系甚至扩张国运的模式,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与颠覆。无道昏君、暴虐政权,即便能凭借惯性维持一时强盛,其气运也会在新天条道韵持续不断的冲刷下迅速流失,导致天灾人祸频发,内部矛盾激化,最终难逃分崩离析的命运。而反之,那些即便初期弱小,却能秉持仁政、顺应天道、努力践行新秩序精神的政权,往往能获得气运的滋养与庇护,遇难呈祥,逐渐积累实力,赢得民心,走向强盛。

这种源自天地法则层面的深刻变化,起初只被少数精通望气之术的隐修高士、或是感知敏锐的国度统治者与顶尖智者所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当大胤王朝的“中兴”迹象与金帐汗国的“被迫转向”等活生生的例子传开之后,越来越多的凡间君主、贵族、士大夫乃至有识之士开始清晰地意识到,在头顶那片浩瀚的天空之上,确实高悬着一柄以“因果”和“秩序”为无形锋刃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不再虚无缥缈,不可捉摸,而是真切地、公正地(或者说,依循着某种冰冷的规则)审视并决定着下方每一个家国天下的命运轨迹。

于是,一股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变革浪潮,开始在广袤的凡间大地之上涌动。修订律法以求更贴近“公正”,选拔贤能以期“权责明”,劝课农桑以“安民生”,兴修水利以“衡自然”,倡导诚信以“积功德”……这些治国理政的举措,不再仅仅出于帝王心术、富国强兵的现实考量,更被赋予了一层“顺应天道,积累功德,维系乃至壮大国运”的紧迫性与神圣使命感。

马小玲静立于昆仑虚云雾缭绕的绝巅之上,神念如同无形无质的网络,细致地感知着凡间那如同黑暗中陆续点燃的星火般、虽微弱却坚定、并且彼此之间开始产生隐隐共鸣的清明气运光点,微微颔首。她知道,新天条最为深厚、最为坚实的根基,正在这片最广阔、最底层的土壤中,悄然却有力地向下扎深。仙神层面的秩序重建与力量整合固然重要,但唯有将这“因果”、“秩序”、“平衡”的理念,彻底融入凡间王朝的兴替规律、融入亿万寻常生灵的日常生活与价值判断之中,才能真正实现天道法则的完整循环与长久稳固。

凡间王朝气运与新天条的深刻连接与绑定,标志着马小玲所倡导的新秩序建设,已经成功地从宏观的、顶层的法则架构层面,深入地延伸、扎根到了具体的社会运行机制、文明发展模式与普世价值观念之中。一个真正属于“天道秩序”的凡尘纪元,于此,正式且不可逆转地拉开了它厚重而充满希望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