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玲悄然出现在她身后不远处,并未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直到司音一套剑法练完,收势喘息时,她才缓缓开口:“剑意凌乱,心浮气躁。如此练剑,徒耗光阴耳。”
司音吓了一跳,猛地转身,见是马小玲,先是一愣,随即想起师尊墨渊对此女的敬重,连忙拱手行礼:“晚辈司音,见过马前辈。前辈教训的是,晚辈近日……确实心中不宁。”
马小玲走到她面前,目光落在她手中的长剑上:“剑乃心之刃。心不明,则剑不利。你可是对前路感到迷茫?对所见之不公感到愤懑?”
司音犹豫了一下,终究是少年心性,忍不住抱怨道:“前辈明鉴!那天宫行事,实在令人不齿!还有那些天条,凭什么规定仙凡有别,凭什么出身决定一切?我……”她及时刹住话头,差点暴露自己对自身青丘帝姬身份的潜在担忧。
马小玲了然一笑,并未点破她的身份,只是道:“见不公而愤懑,是赤子之心。然修行之路,漫长修远,非一时意气所能成就。你师墨渊,为苍生舍身,其志可昭日月。你既入其门下,当时刻谨记师门教诲,修身养性,明辨是非。外界的纷扰,固然要看清,但更重要的,是守住自己的道心。莫要因一时情绪,或外界诱惑,而迷失了根本,忘却了修行为何。”
她的话语如同清泉,浇熄了司音心头的躁动之火。司音若有所思:“守住道心……修行为何……”
“不错。”马小玲颔首,“力量,是用来守护该守护之物,践行心中之道,而非沦为私欲或愤怒的工具。当你足够强大,内心足够澄明时,自然有能力去改变你认为不公之事。但现在,你需要的是沉淀,是积累。昆仑虚乃清静之地,墨渊上神更是良师,珍惜此地此时,莫负韶华。”
司音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之前的烦躁一扫而空,对着马小玲深深一揖:“多谢前辈指点迷津!司音明白了!”
马小玲点了点头,身影再次悄然消失。她点化司音,既是惜才,也是为未来青丘与昆仑虚的联动,埋下一个善缘。白浅的命运,已然因她这番话,而悄然偏转。
**其三:凡尘中的情劫苗——素素与夜华。**
最后,马小玲的目光再次投向了俊疾山城。她并未直接现身干预那对初识情愫的男女,而是做了一件更微妙的事。
她寻了一处离素素小屋不远的山崖,于月明星稀之夜,取出了一架看似普通的古琴。这琴乃她以灵力幻化,但其音律中,却蕴含着她对因果、对情缘的一丝感悟。
琴音淙淙,如流水,如月光,悄然弥漫在夜色中。这琴音并非靡靡之音,也非激昂之曲,而是一种空灵、澄澈、引人深思的韵律。它不直接诉说情爱,而是引导听者去思考“缘”的聚散、“情”的本质、“责任”的重量。
正在小屋中对着烛火发呆的素素,听到这若有若无的琴音,烦躁的心绪渐渐平静下来,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对那条神秘小黑蛇(夜华)的牵挂,似乎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清明。
而刚刚恢复部分元气、潜伏在附近调息的夜华(小黑蛇),同样被这琴音吸引。琴音入耳,他脑海中纷乱的思绪——太子的责任、对素素的好感、天条的束缚——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梳理。马小玲日前的告诫再次回响在耳边,让他对这段刚刚萌芽的感情,有了更冷静的审视。
马小玲并未弹奏太久,一曲终了,便收起古琴,飘然离去。她所做的,只是在两人心中种下一颗“理性”的种子,让他们在情愫滋生时,能多一分思考,少一分盲目。至于这粒种子能否开花结果,开出怎样的花,则要看他们各自的造化了。
做完这一切,马小玲的身影重新融入夜色,返回昆仑虚。她此行,看似随意,实则精准地触及了三个关键节点:可能影响翼族未来走向的离境、身负青丘与昆仑虚双重因果的白浅、以及牵动天宫核心情劫的素素与夜华。点拨迷途人,理顺因果线,这亦是补全天道不可或缺的一环。四海八荒的命运巨网,因她这轻轻几拨,已悄然改变了些许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