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儿都散了吧。”
鸿福食品厂门口,早早便排起了长队。
招工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榆树县,其中还有闻讯赶来的石柱村村民。
招工点就设在厂门内侧的传达室旁边,临时搬出来几张桌子,负责招工登记的,是厂里的刘长山。
他忙得满头大汗,嗓子都快喊哑了。
面前堆着厚厚的登记表,报名的人,都需要进行一对一的询问了解。
摸清楚基本的情况和底细,才能送到萧静面前。
“下一位!”刘长山头也不抬地喊。
一个穿着半旧褂子,头发梳得油亮的中年男人,一屁股坐在了桌前的条凳上。
“姓名?年龄?住址?”
刘长山按流程询问,打量着眼前的中年男人,有些不耐烦。
“我叫陈丰海,是石柱村的。”
陈丰海自动忽略年龄的问题,抻着脖子,一个劲的朝里面瞧。
“我说小同志,办手续快着点,我还等着进车间熟悉熟悉呢!”
刘长山皱着眉头,“陈丰海同志,你这年纪不符合要求吧?还有健康证呢?”
“健康证?”
陈丰海眉毛一挑,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点声音。
“小同志,你是新来的吧?我是陈卫国的三伯!亲三伯!”
“卫国那小子,小时候我还抱着他满村跑呢!都是自己人,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干啥?”
说着,陈丰海用力拍了拍自己厚实的胸膛。
“你瞧我这身体,杠杠的,一顿能吃三大碗!比那些小年轻还硬朗!啥毛病没有!”
他这番动静不小,引得厂门口几个路过的工人都看了过来。
刘长山心里却咯噔一下,厂里招人,有详细的规定。
但是眼前这位,竟然是陈卫国的三伯?
食品厂谁都知道,没有陈卫国,厂子哪有今天?
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招人规矩要是破了,难免让人说闲话。
刘长山顿时感到压力,额头上的汗珠都冒了出来。
他擦了擦汗,挤出一个为难的笑容。
“陈三伯,您好,只是这健康证和年龄,都是厂里招工的硬性规定,也是为了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所有人都得按规矩来。”
“您看,要不您今天先回去,我给您登记上名字,然后问问厂里的领导.......”
刘长山的话说的很委婉,可陈丰海一听这话,非但没顺着台阶下,反而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脸色猛地沉了下来。
“啥?让我回去?小同志,你这脑子咋这么不活络呢?”
他的手指用力地点了点桌子,“规矩是死的,人可是活的!我是陈卫国的三伯!这食品厂能有今天的生意,靠的是谁?还不是靠我侄子卫国!”
“榨菜是他弄的,辣条也是他搞出来的!我跟着自己家侄子沾点光,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就算外人知道,也只会说他不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