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回香江(1 / 2)

草长莺飞之时,李天乐和被拆成零件的苏-17战斗机回到了香江九龙,在他脚踩在启德机场的那一刻,熟悉的海风便吹打在他的脸上。

此时天气还有些凉意,但香江社会上却是一片火热。

其原因都来自于年前一本《癸酉本石头记》的发行,以及年后九龙电视台每天两集连播,到了周末两天再无广告七集大放送的87版《红楼梦》。

87版《红楼梦》的剧情内容自然算不上正史,甚至一些演员的选角在九龙半岛观众眼里也不甚符和,比如王熙凤不够明艳;多姑娘不够多情;宝玉不够俊美。

但这部电视剧对于原着的挖掘以及对历史时代的考究,都不是如今香江电视电影所能比拟的。这部电视剧刚刚上映,虽不至于立刻风靡全香江,但也吸引了不少中产知识分子。

这些中产知识分子或许是早就对香江娱乐至死的视听理念深恶痛绝,在87版《红楼梦》一播放,就立刻送上了最真挚的赞美。

不少大学的中文系甚至有教授点名要求学生将87版《红楼梦》逐集看完,而后还要写出不少于两千字的观后感。

可以说李天乐从北方老家给九龙电视台找来的“宝剑”足够锋利,初一露面,就在香江电视界打开了局面。

布景摆设都是其次,角色融入人物灵魂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到后面87版《红楼梦》播放集数多了之后,一开始对角色不符合的批评就变得寥寥无几。

黛玉、宝钗自不用说,就连一开始被嫌弃不够明艳的王熙凤,也迎来了她的拥护者。

香江文化界的各路名人在报纸上打得不可开交,有支持者自然有诋毁者,还有拿出本土保护这样说法的人,扬声说要禁绝九龙电视台,目的是保护香江本土的电视生态。

不过这人在被左手带人上门聊了两句后,就彻底成为了九龙电视台的死忠粉——家里停电都要找地方给九龙电视台贡献收视率的那种。

古惑仔做事,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又直接,对某些人来说非常有效。

而等到冯其庸通过官方途径抵达香江,坐在《香江讲坛·神州论道》演播厅,对着全九龙半岛的观众开始真正的红学输出后,就更为这场冲突添了一把火。

当年果党败退蛙蛙,裹挟了不少文化人。所以现在香江的国学大家其实不少,只不过之前只能在卫弈信政府面前低眉顺眼不敢声张而已,但现在一个冯其庸冒出来,并且言之有物,那么自然就惊起了一片声音。

吵架这种事情,还得是文化人来,而且双方都得懂,不然鸡同鸭讲,文化人嘴里骂他,那外行人都以为在夸自己。

短短几十天的时间里,所谓的四大才子主动前往九龙电视台的唐楼,在演播厅的摄影机面前和冯其庸老先生来了一场关于《红楼梦》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