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印湘骑在一匹瘦马上,脸色阴沉——他比吉鸿昌更清楚,蒋介石让他们这些非嫡系部队打头阵,根本不是指望他们能打赢红军,而是想借红军的手削弱异己。
可军令难违,南线肖之楚的电报一封比一封急,话里话外都是“再不动身就按抗命论处”,他只能硬着头皮带兵南下。
队伍行至罗田境内时,突然下起了冷雨,路面瞬间变得泥泞不堪。
吉鸿昌的三十师先头营,有两匹驮着山炮的骡马滑倒在泥坑里,士兵们挽着袖子,冒着雨把骡马和炮抬出来,棉衣全被泥水浸透,冻得牙齿打颤。
吉鸿昌翻身下马,走到士兵中间,接过士兵手里的绳索,大声说:“兄弟们,再加把劲!咱们先到宣化店歇脚,到了那儿,我让炊事班给大家煮热粥!”
士兵们听着这话,才有了点劲头——他们跟着吉鸿昌多年,知道这位师长从不克扣军饷,还常把自己的粮食分给士兵,心里多少还有些归属感。
可张印湘的三十一师就没这么顺利了。走到中途,有十几个士兵实在冻得受不了,偷偷脱离了队伍,往老家的方向跑。
张印湘得知后,气得马鞭抽在马背上,却没下令去追——他知道,就算把人追回来,也留不住心,反倒会让更多人寒心。
他只能让参谋给各团传令:“谁要是能坚持到七里坪,战后每人发三块大洋,先记账,我张印湘说话算话!”
可这话传下去,士兵们也只是沉默着赶路,没人应声——他们早就听多了“战后发饷”的空话,心里明白,能不能活到战后都难说。
两支队伍走了三天,才抵达宣化店。
镇子不大,却挤满了前来休整的G民党军。吉鸿昌刚把师部设在镇里的一座破庙里,就收到了南线肖之楚的电报:“三十师、三十一师速向七里坪推进,务必于27日前抵达,配合我师夹击红军!”
吉鸿昌把电报揉成一团,扔在地上,对身边的参谋说:“肖之楚倒会使唤人!他拿着蒋介石的嫡系装备,躲在后面催我们,真当我们是软柿子?”
参谋叹了口气:“师长,没办法,谁让咱们是‘杂牌军’呢?要是不按令行事,蒋介石那边怕是要找咱们麻烦。”
吉鸿昌沉默了,他走到庙门口,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仗,能不能不打?
同一时间,鄂豫边苏区临时指挥部里,曾中生正对着地图,手指在七里坪的位置上反复摩挲。
桌上摊着几份侦察兵送来的情报,最上面的一份用红笔标注着:“北线吉鸿昌三十师、张印湘三十一师已过宣化店,向七里坪方向进军,预计27日前抵达。”
曾中生猛地抬起头,眼神锐利如刀,对身边的通信兵说:“立刻给蔡申熙、陈奇发电,命令红十五军火速北上,务必在26日前抵达七里坪北部山头,阻击北线敌军!”
通信兵接过命令,刚要转身,曾中生又补充道:“告诉蔡军长,北线敌军虽是非嫡系,但兵力有两个师,装备比咱们好,不能掉以轻心!要是实在顶不住,就先节节抵抗,我会调红一军的部队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