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红一军还是按照中央指示,对那座重镇发起了进攻。
正如许继慎预料的那样,白军凭借坚固的工事顽强抵抗,红一军伤亡惨重,最终只能撤退。
这场战斗的失利,让红一军的士气受到了很大影响,也让更多的战士意识到,“左”倾思想对军事决策的干扰,已经成了红一军最大的隐患。
许继慎站在战场的废墟上,看着受伤的战士们,心里满是痛惜。
许继慎知道,这场失利本可以避免,可他却无力改变。
许继慎抬头看向远方,心里默默想着:什么时候,党内才能摒弃“左”倾思想,让军事决策回归实事求是?什么时候,红一军才能再次像豫东南作战时那样,打一场痛快的胜仗?
在许继慎撤职不久,中央一份进攻平汉路重镇的指令,让许继慎以名誉军长指挥红一军。
许继慎拿着电报在地图前站了整整一夜,手指反复划过那座镇子的防线标记——白军一个旅驻守,外围挖了三道战壕,镇子中心的炮楼能覆盖全镇,连侦查兵都传回消息,说敌人最近又加了两挺重机枪在制高点。
这样的硬骨头,红一军要是硬啃,怕是要把豫东南攒下的家底都赔进去。
许继慎找了徐象谦、漆德玮和周维炯,把侦查到的情况摆出来:“不是我不执行中央指令,可咱们得看实际情况。那镇子是块硬茬,弟兄们刚打完罗山,还没歇过来,弹药也没补满,这时候冲上去,不是让大家去送命?”
周维炯当时就拍了桌子:“军长说得对!咱们打仗是为了赢,不是为了凑数!硬拼的傻事不能干!”
漆德玮也跟着点头,手里的笔在作战计划上画了圈:“要不咱们先派小股部队袭扰,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开,再找机会端他们的补给线?”
徐象谦没多说,只是指着地图上镇子旁边的一条小河:“要是非打,得借这条河做掩护,可就算这样,伤亡肯定小不了。”
几个人商量到后半夜,许继慎最终拍板:先给中央发报,说明前线实际情况,请求暂缓进攻,等摸清敌人虚实、补充完弹药再做打算。
可电报发出去没两天,等来的不是中央的批复,而是更严厉的指令——“迅速执行计划,不得借故拖延,再提暂缓即按右倾处理”。
那会儿前委刚选完,许继慎已经没了委员资格,说话没了分量。
开会时,有人拿着中央的回电拍了桌子:“许继慎同志,你还想重蹈覆辙?上次平汉路你改方向,这次又要抗命,眼里还有没有中央的指示?”
许继慎急得额角冒了汗,把侦查报告往桌上一铺:“不是我抗命!你们看,这是侦查兵画的防线图,敌人火力这么密,咱们冲上去……”
许继慎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别拿这些当借口!革命哪有不流血的?你就是对胜利没信心,就是右倾!”
徐象谦坐在旁边,手指紧紧攥着茶杯。他想替许继慎说话,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前委里现在都是主张硬打的声音,他一个人反驳,只会被当成“跟许继慎一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