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南的秋风吹得漫山芦苇沙沙作响,许继慎站在光山城外的土坡上,手里攥着侦察兵刚送来的罗山布防图。
身后,徐象谦率领的红一师将士正整齐列队。
“徐师长,”许继慎转过身,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罗山是豫东南的咽喉,拿下它,咱们就能把鄂豫边根据地和这里连成片。白军一个团加一个自卫团,看着人多,实则是群散兵——侦察兵说城门刚开时,就俩哨兵盘查农民,这松懈劲儿,就是咱们的机会!”
徐象谦往前半步,手指在布防图上划过:“军长放心,红一师早准备好了。王树增的一团、倪志亮的二团主攻白军团部和兵营,那是敌人的主力;李云龙的三团啃自卫团这块硬骨头,他那股冲劲,最适合打这种突袭战。刘英的特务大队先摸城门,只要控制住哨兵,咱们就能一锅端!”
不远处,李云龙正蹲在地上给三团的战士们擦枪,粗粝的手指在枪管上反复摩挲。听到自己的名字,他猛地抬头,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徐师长这话我爱听!不就是个自卫团嘛,我的三团就算用大刀片子,也能把他们的营房掀了!”
旁边的刘英忍不住打趣:“李团长,别光顾着吹牛,等会儿摸城门,你可得跟紧我,别把特务大队的活儿抢了。”
“抢啥抢!”李云龙把枪往背上一挎,拍了拍刘英的肩膀,“咱们分工明确,你搞定哨兵,我带着弟兄们冲进去,保准半个时辰内拿下自卫团的据点!”
许继慎看着眼前这股子冲劲,心里的石头落了半截。他抬手看了看天,太阳刚爬过山头,正是城门刚开、敌人最松懈的时候:“出发!记住,动作要快,要猛,别给敌人反应的时间!”
命令下达的瞬间,红一师的队伍像离弦的箭一样朝着罗山方向奔去。
罗山县城东门外的土路被晨露打湿,泛着淡淡的潮气。
两个白军哨兵靠在城门两侧的石墩上,手里的步枪斜挎在肩上,眼皮子耷拉着,时不时打个哈欠,眼角还挂着没擦干净的眼屎。
城门刚开没多久,几个农民挑着装满蔬菜的担子走过来,哨兵只是随意扫了一眼,就挥挥手让他们进城,连担子都没掀开看。
“他娘的,这破地方连个屁都没有,天天守城门,真晦气!”左边的哨兵啐了口唾沫,抱怨道。
右边的哨兵揉了揉眼睛,含糊不清地接话:“知足吧,至少没打仗。听说光山那边被红军占了,咱们这儿太平,就偷着乐吧。”
两人正闲聊着,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刘英带着五名特务大队队员走在前面,李云龙则领着三名三团的战士跟在后面,故意把脚步放得沉些,装作是进城赶集的村民。
离城门还有二十步远时,刘英突然加快脚步,手里的勃朗宁手枪“唰”地掏了出来,枪口直指两个哨兵。
“不许动!红军!”刘英的声音不大,却像惊雷一样炸在哨兵耳边。
两个哨兵瞬间懵了,眼睛瞪得溜圆,手忙脚乱地想去摸腰间的枪,可还没等指尖碰到枪套,李云龙就带着战士们冲了上来。
一个箭步冲到左边哨兵身后,李云龙左手捂住他的嘴,右手猛地一拧他的胳膊,“咔嚓”一声,哨兵的胳膊就被拧到了背后,步枪“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另一边,特务大队的队员也按住了另一个哨兵,布条子飞快地缠在他的嘴上,把两人拖到城门旁边的草丛里。
“动作快点,把他们绑结实了!”刘英压低声音吩咐道,一边捡起地上的步枪,检查了一下弹仓,“徐师长他们快到了,别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