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塔倒塌的瞬间,车站东南角的树林里突然冲出一队人马,领头的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脸上带着一道刀疤,手里端着一把步枪——正是四大队队长杨先圣。
杨先圣是黄麻起义的老战士,当年跟着潘忠汝、吴光浩闹革命,在木兰山坚持斗争,是有名的“木兰山七十三勇士”之一。他打仗勇猛,又懂战术,徐象谦特意把他调过来,负责配合三大队进攻。
“弟兄们!跟俺冲!拿下车站东南角的岗楼!”杨先圣大喊着,带头冲向岗楼。
岗楼里的敌人慌了,端着机枪往外扫,子弹“嗖嗖”地从战士们身边飞过。
杨先圣趴在地上,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岗楼的射击孔在北边,南边没有防备,他立刻挥手:“跟俺绕到岗楼南边!”
战士们跟着杨先圣,猫着腰绕到岗楼南边。杨先圣掏出一颗手榴弹,拉开引线,往岗楼的窗口里一扔,然后迅速趴在地上。
“轰隆!”手榴弹在岗楼里爆炸,里面的机枪顿时哑了。
“冲啊!”杨先圣第一个冲上去,一脚踹开岗楼的门,里面的敌人有的被炸死,有的吓得举手投降。他一把抓过一个俘虏,厉声问道:“弹药库在哪?”
俘虏吓得浑身发抖,指了指北边:“在……在车站北边的库房里,有……有两个班看守。”
杨先圣立刻带着队伍往北边冲。
此时,李云龙已经带着三大队摸到了铁轨旁边,他让战士们把土炸弹绑在铁轨上,每隔十米绑一颗,然后拉了引线。
“轰隆!轰隆!”几声巨响,铁轨被炸得翘了起来,有的地方甚至断成了两截。
“好!干得漂亮!”李云龙拍着手,刚想下令去端弹药库,就看见杨先圣带着四大队冲了过来。“老杨,你来得正好!咱们一起去端了弹药库!”
两人合兵一处,往弹药库冲去。弹药库门口的敌人见势不妙,想关门抵抗,杨先圣一个箭步冲上去,用身体顶住门,大喊:“快进来!”
战士们一拥而上,冲进弹药库,里面的敌人没来得及反抗,就被俘虏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呜呜”的火车汽笛声——铁甲车来了!
倪志亮在西边的山梁上,看到铁甲车开了过来,立刻大喊:“机枪手!打车轮!”
两挺机枪同时开火,子弹“哒哒哒”地打在铁甲车的车轮上,铁甲车的司机慌了,赶紧刹车,停在离车站还有一里地的地方,不敢再往前开。
车站里的敌人见铁甲车来了,又想反抗,王树声带着一大队冲了过来,大喊:“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敌人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清晨七点,太阳升了起来,杨家集车站的屋顶上插上了红军的红旗。
徐象谦走下山,看着满地的俘虏和缴获的武器,笑着说:“同志们,咱们打赢了!平汉路被咱们断了,蒋介石的‘输血管’,这下彻底卡住了!”
李云龙凑过来,挠了挠头:“师长,俺们还缴获了两箱子弹和一门迫击炮,这下咱们的装备又能改善改善了!”
杨先圣也走过来,脸上带着笑容:“下次再打这样的仗,俺还跟李云龙搭档!”
徐象谦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好!咱们接下来还要打更多这样的仗,把平汉路沿线的敌人都赶走,让鄂豫皖的根据地连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