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奇袭粮站(1 / 2)

1930年5月28日凌晨2时,黄安县红一军一师师部的茅草屋还浸在墨色里,只有一盏马灯悬在房梁上,昏黄的光线下,徐象谦正俯身看着摊在八仙桌上的鄂豫皖边区地图,指尖还停留在平汉铁路与黄安交界的位置——这是他刚梳理完一师整训情况的第三个深夜,眼皮沉得像坠了铅,却连打个盹的工夫都舍不得。

“报告师长!鄂豫皖特委急电!”通信兵的声音突然撞开房门,带着夜露的寒气冲了进来。

徐象谦猛地直起身,手指在桌沿上叩了叩:“快拿来!”

通信兵双手递上用油布裹得严实的电报,徐象谦借着马灯光线展开,特委的字迹力透纸背:“据可靠情报,G民党军在云梦县伍洛寺设粮站,囤积粮食可供一个旅(注:按1930年G民党军甲种旅编制,满编约5000人,日均耗粮约3万斤,可供一个旅1个月的粮食总量约90万斤,此次粮站囤积量经核实为80万斤左右,含大米、面粉、杂粮等),现守军正准备换防,防务空虚,令你部率一师主力(1、2团)即刻出发,趁隙突袭,务必将粮食运回根据地,解红一军军需之急!”

徐象谦的眉头瞬间舒展开——红一军整编后,各部队粮秣缺口极大,有的连队已经开始掺着野菜煮稀粥,特委这道指令简直是“雪中送炭”。他当即抓起桌边的铅笔,在地图上圈出伍洛寺的位置:“通信兵,立刻去通知1团团长王树声、2团团长倪志亮,还有特务连连长李云龙,让他们半个时辰后到师部开会!另外,让炊事班赶紧烙些饼,给战士们当干粮!”

不过一盏茶的工夫,倪志亮、王树声就先到了。

说起王树声,他1923年春考入麻城高等小学,受校长、堂兄王幼安影响,阅读进步书刊,加入马列主义研究会。1925年春,回乡教私塾,后任乘马岗初等小学校长。1926年秋,加入中国Gc党,任乘马区农民协会组织部长,领导农民运动并组织农民武装。1927年参与领导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起义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后,任第二路军分队长。1930年4月,任红1军第1师第1团团长。

而红一师二团团长倪志亮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1926年10月加入中国Gc党 。1927年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遭监禁,广州起义时获释并参加起义 。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鄂东北红军游击队队长,红11军31师大队长、支队长,红1军第1师第3团团长等职,参加创建柴山保根据地 。

两人刚坐下,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云龙挎着驳壳枪闯了进来,粗声粗气地喊:“师长,您找俺?是不是有仗打了?”

徐象谦瞪了他一眼:“坐好!没规矩!”

李云龙嘿嘿一笑,挨着门边的长凳坐下,耳朵却竖得笔直。

徐象谦把电报递给两人,等他们看完,才开口道:“伍洛寺的粮站是块肥肉,但也得啃得下来。现在最关键的是摸清粮站的具体情况——守军换防的准确时间、铁丝网的布置、粮食的堆放位置,这些都得搞清楚,不然贸然进攻,只会吃大亏。”

李云龙立刻拍着胸脯站起来:“师长,这事儿交给俺!俺特务连都是老兵,个个会爬墙、会盯梢,保证把粮站的底儿摸得清清楚楚!”

徐象谦点点头——李云龙虽然性子野,但搞侦查确实有一套,上次皖西剿匪,他带着两个战士就摸清了地主武装的火力点,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