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麻雀战术(1 / 2)

1930年2月8日清晨,麻城北部福田河的山林里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潘遐龄和廖荣坤带着第一、二大队的战士们,早已埋伏在山林各处:有的躲在大树后面,手里握着步枪,瞄准山下的小路;有的趴在战壕里,身边放着手榴弹;还有的在小路旁挖了深坑,上面铺着树枝和干草,就等敌人上钩。

“来了!”上午9点多,负责警戒的战士压低声音喊道。

所有人立马屏住呼吸,往山下望去——只见一队G民党军正沿着小路往福田河方向走来,前面是尖兵,后面是大部队,扛着机枪、迫击炮,浩浩荡荡,正是夏鼎新的第75团。

夏鼎新骑着马走在队伍中间,穿着笔挺的军装,手里握着马鞭,神色沉稳中带着几分傲慢。他随夏斗寅征战多年,自认熟悉鄂东地形与红军战法,觉得红军装备简陋、兵力分散,拿下福田河不过是早晚的事,届时便能直插七里坪,在旅长万耀煌面前立下头功。

“打!”等敌人走进埋伏圈,潘遐龄一声令下。

顿时,山林里枪声大作,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烟雾弥漫。

G民党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懵了,纷纷四处逃窜,有的不小心掉进了陷阱,有的被手榴弹炸伤,队伍一下子乱了套。

“慌什么!稳住阵脚,架机枪反击!”夏鼎新又惊又怒,拔出腰间的手枪呵斥手下。

G民党军这才勉强镇定,纷纷找掩护架设重机枪,朝着山林方向盲目扫射。

可红军战士早已躲进密林深处,重机枪子弹大多打在树干上,连人影都没伤到。

“撤!”潘遐龄见袭扰目的达成,立马下令。

战士们迅速撤离,只留下几个神枪手在后方游击,冷不丁打几枪干扰敌人。

夏鼎新派人追进山林,可山林岔路纵横,红军又熟悉地形,追了半天不仅没找到红军主力,反而又遭几次偷袭,折损了不少士兵。

“这群红军太狡猾,跟泥鳅似的抓不住!”一个连长跑到夏鼎新面前,喘着粗气抱怨。

夏鼎新脸色铁青,咬牙道:“找不到也要找!今天必须拿下福田河,绝不能让红军坏了旅座的计划!”

可接下来的一整天,夏鼎新的部队都在跟“影子”作战。

红军战士分成十几个小队,在山林里四处袭扰:上午在东边打几枪,下午又在西边扔几颗手榴弹;敌人刚往东边追,西边又响起枪声;夜里战士们还摸到敌营附近,放冷枪、扔手榴弹,让G民党军根本睡不安稳。

就这样,从2月8日开始,东路部队每天发起5到6次突袭。

有时候,战士们会在敌人必经之路埋地雷;有时候,会伪装成老乡给敌人指错路,把他们引到山林深处;还有的时候,趁敌人做饭时偷袭伙房,抢走或烧掉粮食。

廖荣坤带着第二大队的一个小队,专门盯着敌人的重机枪连。有一次,他们看到几名G民党兵抬着重机枪往山上走,立马绕到前方草丛埋伏。

等敌人走近,廖荣坤大喊“打”,战士们齐扔手榴弹,当场炸死两名抬机枪的士兵,剩下的敌人吓得扔下机枪就跑。

“把机枪扛走!这可是好东西!”廖荣坤笑着说,战士们立马扛着重机枪消失在山林里。

夏鼎新的部队被折腾得苦不堪言:弹药越打越少,粮食也快耗尽,士兵们疲惫不堪,士气越来越低。

有士兵私下跟战友抱怨:“这红军比山匪还难缠,整天躲在山里偷袭,咱们根本没法打!”

从2月8日到2月10日,东路部队与夏鼎新的第75团激战了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