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勘察”的好日子。阳光明媚,微风不燥,正适合去发掘一下可能存在的、价值连城的……野兔洞。
我兴致勃勃地准备着我的“专业装备”。首先,自然是那柄身兼数职、劳苦功高的旧折扇——既能扇风纳凉,又能拨草探路,关键时刻还能冒充一下风流公子或者防身武器(虽然大概率没什么用)。然后,是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水囊和两块贾姨塞给我的、硬得能砸晕野狗的烙饼,美其名曰“干粮”。
临出门前,我瞧见路边几丛狗尾巴草长得正盛,毛茸茸的在风里摇来摆去,怪可爱的。我顺手就揪了一根最肥硕的,捏在手里。嗯,不错,既可以当登山杖借借力,无聊了还能挠挠痒,或者……假装是指南针?反正,带着总没错。
于是,我一手握着折扇,一手举着狗尾巴草,背上我的“给养包”,就这么蹦蹦跳跳地出了门,朝着孤山进发。
“老周叔,孤山脚下!”我钻进油壁车,声音都比往日清脆几分。
车轮辘辘,我透过浅碧色的纱帘看着外面熙攘的市井,心里盘算着今天的“勘探计划”。凤凰山那边据说地势更复杂,说不定真能有点意外发现?就算没有,能去没去过的地方转转,也是好的。
到了山脚,打发走老周头,我正式开始今日的“伟业”。
我挥舞着折扇,劈开挡路的蛛网和长草,手里的狗尾巴草则充当探路先锋,这里戳戳,那里点点。遇到看起来稍微有点“可疑”的土坡或者石缝,我就蹲下来,用扇骨小心翼翼地敲打两下,侧耳倾听——嗯,声音沉闷,实心的,鉴定完毕,
“根据本大师观察,”我对着空气,一本正经地分析,“此地土层结构稳定,无明显人工开凿痕迹,排除大型墓穴可能。初步推断,为……一个蚂蚁窝。” 我看着几只被惊动的蚂蚁仓皇逃窜,点了点头,在自己的“勘察日志”(脑内版)上打了个叉。
一路走走停停,敲敲打打,除了惊起几只飞鸟,吓跑一只松鼠,外加差点踩到一坨不知名野兽的粪便之外,收获寥寥。倒是因为太过专注于“勘探”,没留意脚下,被一根突出的树根绊了一下,差点表演个平地摔。幸亏手里的狗尾巴草和折扇胡乱挥舞了几下,才勉强稳住身形。
“好险好险,”我拍拍胸口,自我安慰,“看来这装备还得升级,下次得带根真正的拐杖。”
不过,这丝毫没影响我的心情。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山风带着草木清香拂面,手里的狗尾巴草毛茸茸的触感也挺解压。就算找不到古墓,这满山的负离子和自由空气,也值回票价了!
我找了块平坦的大石头坐下,拿出水囊喝了一口,又掰了小块烙饼,费劲地啃着。目光继续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丝“不寻常”。
突然,我注意到不远处的一处岩壁下方,似乎有个不起眼的凹陷,周围杂草有被轻微踩踏的痕迹!
心头一跳!难道……真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