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虽已入秋,听蕉轩内蕉叶犹自青翠阔大,在秋风中沙沙作响,与轩名甚是相合。轩馆临水而建,半悬于湖上,飞檐翘角,结构精巧。
油壁车在轩外停下。早有侍立的童子迎上前来,引我入内。
踏入轩中,只觉眼前一亮。轩内宽敞明亮,四面轩窗洞开,湖光山色一览无余。已有十数位文人墨客在场,或凭栏观景,或围坐清谈,或抚弄琴箫,气氛轻松而雅致。空气中弥漫着茶香、墨香,以及水汽的清新。
我的到来,引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许多目光投注过来,带着欣赏、好奇,或许还有几分对于我身份的审视。我微微垂眸,保持着得体的仪态,目光却在人群中快速扫过。
首先看到的便是梅溪散人,他今日穿着一件宽松的绛色袍子,正与一位清癯老者谈笑风生,见到我,立刻笑着招手:“苏小娘子来了!快请入座,就等你的琵琶了!”
随即,我便看到了坐在窗边的王珩。他今日穿着一身素雅的云水蓝长衫,正与身旁一人低声交谈,感受到目光,他抬起头,见到盛装而来的我,眼中明显掠过一丝惊艳,随即化为清朗温和的笑意,朝我微微颔首。我亦回以一笑。
而坐在王珩身旁那人,此时也转过头来——
竟真的是他!顾明允!
他今日换了一身更为正式的月白文士长袍,衬得他面容愈发清俊,气质卓然。他看到我,眼中瞬间迸发出毫不掩饰的惊喜与愉悦,立刻站起身,与王珩一同迎了过来。
“苏娘子!”两人几乎同时开口,又相视一笑。
王珩笑道:“方才还与明允兄论及音律,提及娘子琵琶乃钱塘一绝,不想转眼便至。”
顾明允目光明亮地看着我,语气带着真诚的赞叹:“苏娘子今日……真是光彩照人。”他的赞美纯粹而自然,让人生不出丝毫反感。
我敛衽行礼:“王公子,顾公子。小小来迟,望勿见怪。”
“娘子来得正好。”梅溪散人笑着走过来,“今日良辰美景,岂可无乐?苏娘子,不如就先请你弹奏一曲,为此次诗会启幕,如何?”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初次在如此多陌生人面前,尤其是顾明允也在场的情况下演奏的些微紧张,点了点头:“谨遵散人之命。小小便献丑一曲《陌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