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萤火微光(上)(2 / 2)

青娥则将香囊分给我们,那清冽的草药气味,果然让嗡嗡袭扰的蚊虫退避了几分。

贾姨见我们兴致高昂,也不再阻拦,只细细叮嘱:“可得仔细些,水边泥滑,千万别往深水处去。早些回来,我镇好西瓜等你们。”

我们齐声应了,各自回屋准备。我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窄袖藕荷色夏布衣裙,将头发简单地绾起,用一根素银簪子固定。找出一个之前用来装干花的、透气性好的浅碧色薄纱香囊,清空后,正好可以用来装萤火虫。

准备停当,我们四人便出了门。此时天色尚未完全暗透,西边的天空还残留着一抹橘红色的霞光,如同画家不慎泼洒的颜料,瑰丽而慵懒地浸染着云层。钱塘城的灯火次第亮起,与天际的余晖交相辉映。

街道上依旧有不少纳凉的行人,摇着蒲扇,说着闲话。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复杂的气味:家家户户飘出的晚饭余香,路边泼水降温后蒸腾起的泥土腥气,女子发间淡淡的头油香,还有不知何处传来的、栀子花那甜腻的馥郁。

我们穿过熙攘的街市,沿着西湖岸边,向着孤山的方向走去。越往孤山背后走,游人越少,光线也愈发昏暗。路旁的树木高大蓊郁,投下浓重的黑影,夏夜的凉意开始从湖面、从草木深处渗透出来,渐渐驱散了白日的燥热。

脚下的青石板路变成了松软的泥土小径,两旁是过膝的杂草,带着夜露的湿润,拂过裙摆,留下微凉的触感和草叶的清香。蛙鸣虫唱开始成为主导的声音,嘹亮而富有节奏,间或夹杂着几声不知名水鸟的啼叫,更显此处的幽僻。

柳茵走在最前头,她的兄长和两个邻家少年在不远处跟着,保持着一段礼貌的距离,既能看顾我们,又不打扰我们的雅兴。阿萝有些紧张地拉着青娥的袖子,圆眼睛睁得大大的,既害怕又期待。青娥则依旧沉静,小心地提着裙子,避免被草叶勾缠。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是湖水、水草、泥土和青娥身上香囊混合的、属于夏夜的、原始而清新的气息。耳边是越来越清晰的蛙鸣协奏,视觉在渐浓的暮色中适应着,捕捉着黑暗中任何一点微小的光。

“快到了!”柳茵压低声音,带着兴奋指向前面,“就在那片芦苇荡后面!”

我们拨开最后一片及腰的杂草,眼前豁然开朗。

那是一处不大不小的水洼,映着天空中最后一点微光,像一块丢落在草丛里的、黯淡的碎镜子。水洼周围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和菖蒲,在晚风中发出沙沙的轻响。而就在这片水洼之上,草丛之中,已然有点点黄绿色的光芒,开始一闪一闪地,如同一个个小心翼翼探出头来的、害羞的精灵。

它们的光,并不耀眼,是柔和的,朦胧的,忽明忽灭,在沉沉的暮色里,划出一道道短暂而优美的弧线。

“看!萤火虫!”阿萝激动地小声叫道,松开了紧攥着青娥袖子的手。

我们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仿佛怕惊扰了这梦境般的美景。

夏夜捉萤的序幕,就在这片静谧的水洼边,伴随着第一点灵动闪烁的微光,悄然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