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西泠客至(1 / 2)

揽月舫雅集后的第二日,天气依旧晴好,只是空气中那份夏日独有的黏稠热意,似乎比前两日更盛了些。湖风穿过支摘窗,带来的也多是温热的水汽。

我心绪已平,依旧如常早起。先在院中老枇杷树下静坐片刻,感受着晨光透过叶隙洒下的斑驳光影,耳边是熟悉的鸟鸣与远处隐约的市声。昨夜的喧嚣与锋芒,仿佛都已随着湖水远去,沉淀下来的,是自身技艺得到印证后的安然,以及对未来可能风雨的一丝隐约预感。

练完字,正想着午后是否再去云娘子处请教《松涛》中几处“清”音的细节,院门外却传来了不同寻常的动静。

并非老周头平日驾车来的辘辘声,也不是柳茵阿萝她们清脆的叩门与呼唤。而是几道陌生的、带着几分迟疑,又难掩其中一丝急切与好奇的脚步声停在了门外,紧接着,是轻轻的叩门声。

贾姨正在灶间忙碌,闻声擦了手出来,与我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我们这小院,平日除了几位师长和熟识的友伴,鲜有生客到访,尤其还是这般早的时候。

“我去看看。”贾姨说着,走向院门。

我放下手中的笔,也站起身,心中微动。莫非……是昨夜雅集引来的?是好奇探访,还是……别有目的?

院门“吱呀”一声被拉开。透过贾姨的身侧,我看到门外站着三个人影,逆着晨光,轮廓有些模糊,但那衣着气度,却绝非寻常邻里。

当先一人,正是昨夜那位仗义执言、穿着石榴红胡服的谢阿蛮!她今日换了一身杏子黄的骑射服,依旧利落精神,脸上带着灿烂而毫无城府的笑容,正探头往里看。

她身侧,站着那位昨夜安静坐在阮郁附近、面色苍白却眼眸清亮的碧衣少女。她似乎有些紧张,双手微微交握在身前,见门开了,下意识地往谢阿蛮身后缩了缩,但那双看向院内的眼睛,却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好奇与……期盼?

而稍后一步,则是一位穿着宝蓝色锦袍的年轻公子,面容与阮郁有几分依稀的相似,但眉眼间多了几分浮躁之气,此刻正摇着一把折扇,目光越过前面两人,毫不避讳地打量着小院,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与……新奇?

我的心微微一沉。果然是她们。只是没想到,会来得如此之快,而且……还多了一位不认识的公子。

“请问……这里是苏小小苏娘子的家吗?”谢阿蛮率先开口,声音清脆,带着北地口音的爽利。

贾姨显然也认出了她们,愣了一下,连忙侧身让开:“是,是这里。几位是……”

“我们是昨夜在揽月舫听了苏娘子仙音的!”谢阿蛮笑着接口,态度自然得仿佛是老友串门,“我叫谢阿蛮,这位是阮玉妹妹,后面那个是阮涣。”她介绍得简单直接,又看向我,眼睛亮晶晶的,“苏娘子,我们不请自来,冒昧打扰了!实在是你昨夜那曲子太妙,玉妹妹和我都心痒难耐,想来拜访你,跟你交个朋友!”

她话语直白热烈,让人难以生出恶感。那位名叫阮玉的少女也连忙上前一步,怯生生却又努力大方地向我行了一礼,声音细弱却清晰:“苏娘子安好,昨夜闻君雅音,心向往之,冒昧前来,还请勿怪。”

她行礼的姿态极为标准,带着世家贵女良好的教养,但那眼神中的纯真与仰慕,却做不得假。

而那位被称作阮涣的公子,也收起折扇,拱了拱手,语气带着刻意的潇洒:“在下阮涣,久闻苏娘子才名,特来叨扰。”他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片刻,又扫过简朴的院落,虽极力掩饰,但那丝若有若无的优越感,还是流露了出来。

我看着这三位不速之客,心思电转。谢阿蛮的直率,阮玉的纯真,阮涣的浮夸……组合在一起,着实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他们为何而来?真的只是谢阿蛮所说的“交朋友”这么简单?阮玉……她也姓阮,是阮郁的妹妹?那么阮涣,想必也是阮家子弟了。

目光掠过他们身后,并未看到阮郁和林婉儿的身影,心中稍定。无论如何,上门是客,且看他们意欲何为。

我敛衽还礼,神色平静,语气温和却不失疏离:“原来是谢小姐,阮小姐,阮公子。寒舍简陋,几位不嫌弃,请进来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