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寒潭印心(2 / 2)

“施主且看这寒潭。”慧觉师父驻足,声音平和如常。

我凝望着冰封的潭面,它不再流动,不再发出潺潺水声,只是沉默地、坚硬地存在着,倒映着整个世界。

“往日施主来时,见流水不息,悟得‘水深流静’之理。”慧觉师父缓缓道,“今日见此冰封之潭,又可曾有所感?”

我注视着那光滑坚硬的冰面,沉吟片刻,道:“冰潭虽静,却失了流水的鲜活与灵动,是否……象征着一种过于僵滞的静,反而失了生机?”

慧觉师父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却摇了摇头:“僵滞与生机,皆由心造。流水有流水之活,冰潭亦有冰潭之定。”他伸手指向冰面下隐约可见的、被封冻的水草与游鱼(或许是幻象,或许是记忆),“你看,生机并非泯灭,只是潜藏。冰层之下,水流虽缓,生命未止,只在等待。”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向我:“世人多喜流水之活,厌冰潭之固。却不知,这‘冰封’,亦是一种保护,一种沉淀。它将外界的纷扰隔绝,将内在的涌动深藏,迫使一切回归本源,进行最深刻的凝练与积蓄。非是死寂,乃是‘大定’。待得春阳照临,冰消雪融,其所蕴藏之生机,将比往日更为蓬勃汹涌。”

我怔怔地看着那冰潭,心中仿佛被一道暖流划过,瞬间通透。我所以为的“滞闷”,并非真正的困境,而是这冬日、这大雪带来的天然“定境”。它迫使我将向外探寻的目光收回,转向内在的深耕与沉淀。我所学的诗文、音律、礼仪,乃至近日的交际纷扰,都需要在这样的“冰封期”里慢慢消化、吸收,化为真正的养分。

“师父之意是……无需抗拒这外境的‘封冻’,反而应借此机会,向内观照,沉淀积累,等待春日融化的那一刻?”

“善。”慧觉师父颔首,“烦恼即菩提,困顿亦道场。顺其自然,安住当下。于冰封中体味定静之力,于积雪下感知生机暗涌。心若能如这冰潭,外境虽寒,内心澄明,倒映万物而不染,安然等待,便是修行。”

我深深一礼:“多谢师父点拨!”

心中的滞闷与浮躁,在这番关于“冰潭”的开示中,如同被温暖的阳光照耀,渐渐消融。回去的路,仿佛轻松了许多。脚下的积雪依然深厚,寒风依旧刺骨,但我的心却不再感到被困囿,反而充满了一种沉静的力量。

回到西泠小院,贾姨见我神色舒缓,眉眼间恢复了往日的沉静,这才放下心来。

我坐到书案前,重新铺开桑皮纸。窗外依旧是漫天冰雪,但此刻再看,却只觉得天地庄严肃穆,充满了积蓄与等待的力量。我提起笔,感受着指尖的微凉,心中一片澄明安然。

慧觉师父以“冰潭”为喻,让我领悟了“定静”的更深一层含义。原来,真正的安宁,不仅在于面对波澜时的“水深流静”,也在于面对封冻时的“安然等待”。而这等待本身,就是一种充满力量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