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锦瑟争鸣(2 / 2)

苏小小起身谢赏,神色依旧平静。她目光掠过林婉儿,只见对方脸上的笑容已略显僵硬,虽然努力维持着仪态,但眼底的阴鸷与强烈的挫败感几乎难以掩饰。

林婉儿确实感到意外和挫败。她没料到苏小小不仅技艺如此高超,更难得的是这份临场的从容与急智,轻易就化解了她的发难,反而借此机会更进一步奠定了其才女之名。自己精心设计的局面,竟成了对方的垫脚石。

然而,她林婉儿岂会只有这一招?她很快收敛心神,在接下来的飞花令游戏中,再次“不经意”地将话题引向了苏小小。

“方才苏姐姐琵琶技艺令人叹服,想必诗文造诣更是精深。不若我们便以这园中‘芍药’为题,行一令如何?”她笑吟吟地提议,目光扫向苏小小,“苏姐姐乃钱塘诗魁,妹妹才疏学浅,待会儿若是接不上,姐姐可要指点一二哦。”

她又将苏小小推到了风口浪尖。飞花令考验的不仅是急才,更是诗词储备与心理素质,极易让人当场出丑。

苏小小心中微叹,知道林婉儿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她既已登台演奏,便也不再一味退避。她迎上林婉儿的目光,淡然道:“林小姐过誉,诗文本为消遣,大家游戏而已,何言指点。”

飞花令开始。前几轮,在座闺秀公子皆能勉强接上,诗句多为常见咏芍药之辞,如“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龙”等。

轮到林婉儿时,她嫣然一笑,吟道:“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诗句清丽,出自名家,引得一片称赞。

很快,难度增加,一些生僻的、或以芍药喻情、喻事的诗句被抛出,接令者开始显得吃力。气氛渐渐紧张。

当令行至苏小小时,上家刚吟出一句颇为冷僻的:“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众人目光聚焦,看苏小小如何应对。这诗句意境萧索,与眼前寿宴的喜庆氛围不甚相符,接下句需既合令,又能巧妙转圜意境,难度不小。

苏小小略一沉吟,并未急于接令,而是目光掠过园中在暮色中依旧娇艳的芍药,缓声吟道:“多情红药待君看,池馆春深却似秋。”

她这句,既嵌入了“芍药”(红药),又巧妙地将上句的萧瑟意境,转化为一种春深似秋、红药多情等待的婉转情致,意境流转自然,对仗亦显工巧。更难得的是,将眼前景、手中令、心中思浑然融为一体,毫无斧凿痕迹。

席间静默一瞬,随即响起更大的赞叹声。

“妙啊!此句接得巧妙,意境更转出一层!”

“苏娘子果然锦心绣口!”

连那几位老成持重的文士也抚须点头,面露激赏。

林婉儿握着团扇的手指微微收紧。她自诩诗才不俗,在京中贵女中亦属佼佼,但苏小小这般信手拈来、举重若轻的急才与深厚底蕴,让她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她原本想借此让苏小小出丑,没想到反而让她再次大放异彩。

接下来的几轮,苏小小应对自如,诗句或清雅,或深刻,或巧妙,始终未露败象。反倒是林婉儿自己,在苏小小吟出一句极其生僻的、涉及芍药古名的药典诗句后,竟一时语塞,未能接上。

虽然在场众人碍于她的身份,并未多言,只是善意地一笑而过,将令传了下去,但林婉儿却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当众扇了一记耳光。她从未在类似的场合如此难堪过,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苏小小!

宴席终散,林婉儿维持着完美的仪态告辞。回到马车,放下车帘,她脸上的笑容瞬间冰消瓦解,化为一片铁青。

今日之局,她再次一败涂地。苏小小以其深厚的底蕴、从容的急智和无可指摘的应对,将她所有的攻势都化于无形,反而在众人心中留下了更加完美的印象。

她紧紧攥住了手中的锦帕,指节发白。苏小小的软肋……必须尽快找到!一个更为阴险的计划,在她心中急速酝酿。夜色中的钱塘,灯火阑珊,却照不进她此刻冰冷刺骨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