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陇西揭疮(2 / 2)

锦官城的腐败则带着恃功自傲的无耻。

当刘禅车队入蜀时,沿途见到许多“北伐功臣”开设的商铺,公然悬挂“御赐”、“功臣”牌匾,强买强卖,地方官不敢过问。

在锦官城西郊,更目睹惊心一幕:几个醉汉围着漕运司官员殴打:“老子随丞相北伐时,你还在吃奶呢!”

黄皓打听后回报:“是退役的都尉,每日在官道上收‘买路钱’,不给就砸车。”

刘禅怒极反笑:“好啊,朕的北伐功臣,成了车匪路霸。”

他故意让车队慢行,果然被拦住索要十贯“养功钱”。史阿刚要动手,却被刘禅拦住:“我要看看他们能无法无天到什么程度。”

那群人竟真敢搜车!当发现车中有把装饰华丽的宝剑时(实为尚方宝剑),领头独眼汉子大喜:“抵账了!”

刘禅冷冷道:“此剑怕你受不起。”

“在蜀中还没有爷爷受不起的!”独眼龙狂笑,“知道爷爷是谁吗?陇西突围战,爷爷一人砍了十八个魏狗!”

刘禅瞳孔骤缩。他记得那场战役,确实有个叫胡猛的军侯血战断后…

“胡军侯?”他试探道。

独眼龙愣住:“你怎知…”

“我还知道你因功授抚军郎将。”刘禅声音发颤,“为何在此落草?”

胡猛突然激动起来:“狗屁郎将!转职到地方当个闲官,俸禄还不够吃药钱!”他扯开衣襟露出狰狞伤口,“朝廷早忘了我们!”

刘禅沉默片刻,突然道:“史阿,亮牌子。”

当铁卫腰牌亮出时,醉汉们顿时酒醒。刘禅走到胡猛面前:“朝廷没忘。但这不是你欺压百姓的理由。”他指着远处田埂上跪拜的农人,“他们纳的粮饷养着你们,不是让你们反噬其主!”

胡猛颓然跪倒,突然嚎啕大哭。

三日后,刘禅在锦官城设立“功臣司”,专门解决北伐将士安置问题。但同时也颁布《勋爵约束令》:凡恃功犯法者,罪加三等。

离城那日,胡猛带着数百老兵跪送:“陛下!我们知错了!求让弟兄们去戍边赎罪!”

刘禅扶起他:“仗打完了,但要打的仗还有很多。朕需要你们当个好百姓。”

***

微服团队内部也出现分歧。

那夜在梓潼驿馆,黄皓忍不住劝谏:“陛下,再查下去恐动摇国本啊…杨阜等人已经…”

“已经什么?”刘禅正在看汉中粮案供词,“已经联络各地官员准备联名上书?”

黄皓吓得跪地:“奴婢不敢妄议朝政…”

“起来。”刘禅叹气,“你以为朕不知道?这一路多少官员在打听‘刘公子’来历?”他推开窗户,望着北方,“但相父说得对,脓疮不挤干净,会烂掉整条胳膊。”

突然驿馆外马蹄声急。竟是诸葛亮派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函——朝中果然出事了。杨阜联合三十七名大臣死谏,要求停止《惩贪令》,甚至有人暗示皇帝被“奸佞蒙蔽”。

随信还附来替身甲贰的密报:昨日朝会时,竟有官员故意用难题试探,幸亏丞相及时解围。

刘禅沉思良久,提笔回信:“相父可暂缓朝会,称朕染恙。待朕查完最后三郡即回。”他特别补充,“凡死谏者,皆赏白绫——告诉他们,朕回来前想明白是要死谏还是要活谏。”

信使离去后,史阿忽然道:“陛下,后面路程恐有危险。是否亮明身份?”

刘禅摇头:“现在亮身份,看到的就都是戏了。”他拿起桌上一把掺沙的“官粮”,“朕要亲眼看看,这江山烂到了什么程度。”

***

最深层的腐败在巴郡粮仓爆发。

当刘禅团队抵达时,正遇“平抑粮价”现场。官员们开仓放粮,百姓感恩戴德。但蔡康一眼看出问题:“公子,放粮速度太快…像是刻意清空粮库。”

当夜潜入查探,发现令人发指的一幕:粮库底层竟堆满石头!账簿显示存粮二十万石,实则不足五万。

更可怕的是,看守粮库的竟是假扮作官军的私兵!史阿与之交手时,对方用的全是制式军械。

“好个巴郡太守!”刘禅看着缴获的军械冷笑,“私蓄武装,盗卖国粮,这是要造反啊!”

全面清查后,牵扯出惊天黑幕:从郡守到仓曹,整个巴郡官员都在参与倒卖储备粮。甚至伪造“虫蛀”、“霉变”记录,将好粮卖往各地。

最让刘禅心寒的是,他们在太守府搜出与京城官员的密信——某位“杨公”居然暗示“今上仁弱,可酌情行事”。

“好个酌情行事!”刘禅砸碎茶盏,“朕这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酌情行事!”

他当即以天子剑调动附近驻军,将巴郡上下官员全部锁拿。特别吩咐:“把粮库里的石头给他们当枕头!”

在公审大会上,无数百姓哭诉遭遇。有个老妪颤巍巍捧出碗观音土:“陛下…他们连赈灾粮都敢贪…我孙子就是吃这个胀死的…”

刘禅站在高台上,望着台下黑压压的百姓,声音传遍四方:“是朕失察,让你们受苦了。今日起,巴郡免赋三年!贪墨的官员——”他拔出天子剑斩断案角,“有一个杀一个!”

血红的夕阳下,十二颗人头落地。刘禅对密报官道:“告诉丞相,可以收网了。凡涉及巴郡粮案者,无论身在何处,即刻锁拿!”

返程的马车上,皇帝刘禅默默流泪,久久沉默。直到看见远方长安城的轮廓,才轻声对史阿说:“师傅,你说,未央宫里的衮衮诸公,有几个枕头下藏着这样的石头?”

史阿默然递过水囊。车辙碾过初雪,留下深深的痕迹,如同这个年轻帝王心上再也抹不去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