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外扰内固(2 / 2)

一个瘦小的身影从中艰难地爬出,怀里似乎抱着什么东西。林风警觉地握紧了短弩,但那身影并未向汉营方向来,而是沿着墙根悄悄移动,似乎在躲避什么。很快,两名高句丽兵士骂骂咧咧地从城头探身,用长矛向下捅刺:“小兔崽子,又偷军粮!抓住打死你!”

那瘦小身影惊慌失措,摔倒在地。林风不及细想,抬手一弩,精准地射中一名高句丽兵士的胳膊,那人惨叫一声缩了回去。另一兵士吓了一跳,连忙躲回垛口后。林风趁机迅速上前,一把拉起那瘦小身影,低喝:“走!”几个起落,便消失在黑暗中,回到了安全地带。

回到汉营哨卡,火光下才看清,那竟是个面黄肌瘦、约莫十一二岁的高句丽男孩,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破布包,里面是几块发黑的麦饼。男孩吓得浑身发抖,惊恐地看着周围顶盔贯甲的汉军。

林风收起弩箭,用刚学来的几句简单高句丽语安抚他:“莫怕,汉军,不杀百姓。”他拿出自己的干粮和水递给男孩。男孩犹豫了一下,终究抵不住饥饿,狼吞虎咽起来。

通过营中通译询问,得知男孩名叫金顺,父亲被征发去守城,家中祖母病重,无粮下锅,他才冒险从排水口爬出,想去已被废弃的城郊田里找点遗漏的粮食,却被守军发现。

金顺吃着东西,眼泪流了下来:“城里没吃的了……当兵的抢……王爷和官老爷们还有吃的……他们抓了好多汉人老爷关起来,说、说要用他们挡箭……阿爹说,仗打不赢的,汉军厉害……”

孩童稚嫩而惊恐的话语,却透露出重要的信息:城内粮荒严重,军心民心涣散,以及司马羕那条毒计已经开始执行——扣押汉人作为人肉盾牌!

林风立刻将金顺和他的话上报。消息很快传到中军帐。赵广、陆抗等人面色凝重。

“司马羕果然歹毒!竟行此卑劣之举!”刘璿怒道。

陆抗沉吟道:“此计虽毒,却亦可见其内心惶恐,已是黔驴技穷。我军攻城时,需格外注意,尽量以远程器械压制,精确打击守军,避免误伤被挟持百姓。或可令神射手重点狙杀驱使百姓之高句丽军官。”

赵广点头,眼中寒光一闪:“此外,可将此事大肆宣扬,写入劝降信中射入城内。让高句丽军民皆知他们的王和司马羕是何等无耻无能,竟需用此等手段!更能瓦解其抵抗意志。”

三日期限,转瞬即过。

这一日,秋高气爽,汉军大营战鼓隆隆,各军依序列阵,刀枪如林,反射着耀眼的寒光。庞大的攻城器械被推至阵前,散发着冰冷的杀气。“汉”字大旗与各路将旗迎风招展,军威鼎盛。

高句丽使者再次前来,这一次,他几乎是被拖到阵前的,面如死灰,语无伦次,依旧重复着那套“找不到”、“恳求宽恕”的说辞。

赵广骑在马上,冷眼看着下方瘫软如泥的使者,声音如同这塞外的秋风,冰寒彻骨:“三日又三日,尔等欺我大汉刀锋不利否?本将已给足尔等机会。既然尔王无悔过之心,亦无交犯之意,那就休怪本将无情了!”

他猛地举起右手。

身后,传令兵手中令旗挥舞。

战鼓声瞬间变得急促而激昂!如同滚滚雷霆,敲打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且慢!”使者发出最后的哀嚎,“大王……大王愿再献上双倍,不,五倍贡赋!只求……”

“杀!”赵广的手狠狠挥下。

回应他的,不是士兵的冲锋,而是一阵令人牙酸的机括扭动声!来自阵后那数十架高高扬起的投石机!

“放!”

一声令下!

轰!轰!轰!

并非巨大的石块,而是数十个黑点呼啸着划破长空,带着死亡的尖啸,砸向王险城那高厚的城墙!

其中大部分是沉重的石弹,砸得城墙砖石飞溅,地动山摇!

但更有几颗,在空中划过诡异的弧线,落在城头或城内——

轰隆!!!!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接连响起!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铁蒺藜四射飞溅!惨叫声瞬间压过了战鼓声!

“霹雳神弹!是汉军的霹雳神弹!”城头响起一片绝望的惊呼和哭喊!

那高句丽使者目睹此景,直接双眼一翻,吓晕过去。

赵广目光冷峻,对左右道:“告诉位宫和司马羕,这就是大汉的答复!攻城!”

真正的雷霆之击,终于开始!汉军如同潮水般,向着摇摇欲坠的王险城发起了总攻!陆抗的水师战舰也在浿水之上万弩齐发,配合陆军的进攻!

王险城的末日,在这一片霹雳巨响与喊杀声中,正式来临!

而那位被汉军小兵林风救下的高句丽男孩金顺,此刻正被安置在后营,听着远处传来的恐怖巨响,吓得蜷缩在角落里。一位好心的汉军老火头兵递给他一块热乎乎的饼子,笨拙地比划着:“吃,莫怕。打完仗,就能回家了。”金顺似懂非懂地接过饼子,眼中依旧充满了恐惧,却也有一丝对“回家”的模糊渴望。

战争的巨轮无情碾过,而小人物的命运,也在其中沉浮,等待着雷霆过后,那片未知的海晏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