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手中的玉杖,带着万钧之力,重重击在地图上狄道的位置!他的目光如电,扫过魏延、姜维、张嶷、黄权、费祎、夏侯霸每一张坚毅或激动的脸庞,声音清越激昂,直透九霄:
“诸君!三十日!三十日内,若陇右大地之上,不见我大汉旌旗猎猎飘扬!诸葛亮,自缚双臂,亲赴米仓山鹰喙崖,向八十七忠魂谢罪!”
退朝的钟声悠长而苍凉,缓缓荡过殿角飞檐,宣告着这场决定帝国命运的御前会议落下帷幕。群臣鱼贯而出,或振奋,或凝重,或步履匆匆去执行新的使命。
刘禅却独留下夏侯霸于宣室殿旁的暖阁偏殿。殿内炉火温暖,驱散了寒意,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血腥与硝烟的记忆。
“夏侯将军,”刘禅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温和,他解下腰间一枚莹润的白玉佩饰,递了过去。玉佩雕琢成螭龙盘绕之形,线条流畅古朴,唯螭首缺了一角,显是旧损。“此佩随朕十载有余,乃朕心爱之物。”他指尖轻轻拂过玉佩,又点向挂在偏殿墙上那幅巨大血图的天水标记。“昔年定军山下,夏侯妙才(渊)将军血染疆场,此乃国战之殇,各为其主。然将军今日,为解陇西苍生于倒悬,为光复汉室河山,不惜背井离乡,归义大汉。此心此志,可昭日月!”
刘禅凝视着夏侯霸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问道:“将军今持此图,挥戈西向,非为私仇,实为天下公义!如此,可告慰夏侯氏列祖列宗之英灵乎?”
夏侯霸双手颤抖着接过那枚尚带着帝王体温的螭龙佩。那缺角处,仿佛诉说着不完美却真实的历史。他紧紧攥住玉佩,仿佛握住了千斤重担和无尽的复杂情感。他再次深深跪伏下去,身上的玄甲因剧烈的情绪波动而发出阵阵低沉的金铁哀鸣,如同战士的呜咽。
忽然,他猛地仰起头,对着殿宇穹顶,发出一声凄厉悠长、饱含无尽悲怆、决绝与某种解脱的长啸!
“嗷呜——!!!”
那啸声如旷野孤狼泣月,穿云裂石!声浪激荡,震得殿梁上沉积的灰尘簌簌落下,如同下了一场灰雪,落满了御案上那枚象征水军统帅权柄的金符。殿角铜壶滴漏单调而规律的“滴答”声里,仿佛夹杂着四十年前定军山下,那穿透时空、呼啸而来的残箭破空之声……
申时,暮色渐沉,将武担山染成一片赤金。
山脚下简陋的蒙学馆内,炭盆散发着微弱的热气。羌童古札蹲在粗糙的沙盘前,用一小截炭条,笨拙而认真地描画着刚学会的两个汉字——“狄道”。炭条“啪”地一声折断,碎屑溅入一旁老塾师刚端来的、冒着热气的药碗里。
“秦时明月…汉…汉时关…”孩童稚嫩而结巴的诵书声,被馆外骤然响起的急促驿马嘶鸣声粗暴地打断!
“咴咴咴——!”
“哒哒哒哒哒!!!”
一骑快马如离弦之箭,风驰电掣般掠过蒙学馆前泥泞的小路。马上骑士背插赤色三角令旗,旗上“陇右雷霆”四个黑色大字,仿佛用鲜血写成,在暮色中猎猎翻卷!疾驰的马蹄,刨起道旁尚未融化的积雪和泥泞,溅起一片片褐红色的泥点,宛如雪地上骤然绽开的红梅。
“看此处!”一直闭目养神的老塾师猛地睁开眼,手中藤杖重重击在沙盘上“狄道”标记的位置,震起一片细沙。“尔等父兄,不日便将随我大汉旌旗,西征此地!此沙盘之土……”老塾师的声音苍老而激动,藤杖尖挑起一小撮深褐色的沙土,“乃老夫亲赴米仓山鹰喙崖,取自陈忠将军殉国处之焦土!每一粒沙,皆浸染忠魂热血!”
油灯灯芯“噼啪”一声爆响,昏黄的光影剧烈摇曳。沙盘上那歪歪扭扭的“狄道”二字,在光影明灭间,竟仿佛渗出了暗红的血渍!
古札小小的身躯一震,黑亮的眼睛死死盯着那两个字。他猛地将手中那半截断炭,像握着一柄短剑,狠狠地、直直地插入“狄道”字迹中央的沙土里!
如同,将一杆战旗,插在了敌人的城头!
亥时,丞相府密室。
烛火将诸葛亮清癯的身影长长地投在墙壁上,也投在那幅更为详尽的《陇西山川要塞图》上。他正执朱笔,在张华所献《平准新策》的绢本上圈定关键条目:
以井盐百引兑羌马十匹
以蜀锦千匹兑西域战马三十
以南中丹砂百斤兑鲜卑铁蹄(战马)五十
“此策若行,辅以汉中牧苑新育马种,三年之内,我大汉可建万骑精骑!曹魏虎豹,何足道哉!”诸葛亮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智慧与期待的光芒。他将这份绢本郑重地钉入厚厚一叠《北伐方略总纲》之中。
目光流转,落在案头那枚黝黑的玄龟洞雷弹铁壳上。壳底“破局”二字的刻痕旁,不知何时,已被他用小锥加刻了八个更小的字:
雷火开道 粮马继之
窗外,风雪不知何时又起,呼啸着卷过庭院。府库令沉闷的报更梆子声,穿透风雪,隐约传来:
“咚!——咚!咚!”(三更)
“景耀九年正月初一,亥时三刻……万物待发……”
诸葛亮深深吸了一口气,从令箭架上,取出一支刻着“凉州”二字的令箭。他凝视着沙盘上武都隘口那面小小的魏字旗,手腕沉稳有力地将令箭插入其位置。
烛火猛地一跳,光影剧烈晃动。
沙盘上,代表武都隘口的那片区域,瞬间被跳动的烛光完全吞没。那面小小的魏字旗,仿佛在烈焰中燃烧、消融。
整个陇西的山河地貌,在烛光与青烟的缭绕中,仿佛化作了一条从沉睡中昂首的巨蟒,正欲择人而噬。
而祁山堡那粗糙的模型石墙纹路,在光影交错间,竟隐约浮现出陈忠将军那焦黑不屈的臂骨轮廓……
附:封赏详录
功臣 原职 新擢官职 赏赐 特许
张嶷 龙骧将军 前将军、江州都督 假节钺 总摄峡江水战
黄权 水军副都督 镇东将军 金符、紫绶 领《水军操典》总裁官
刘黑骧 横江校尉 鹰扬将军 宝刀“锁涧” 领跳荡营
陈蛟 伏波都尉 横野中郎将 鲨鳞铠 兼领水鬼营
周福生 将作监匠头 将作大匠(真二千石) 铁笏 督造霹雳车及火器
夏侯霸 魏国降将 骁骑都尉 螭龙佩 持节招抚陇西夏侯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