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在今晚,对我们整个集团进行一次彻底的家底盘点。”
当天晚上七点整,江南之芯集团,一号保密会议室。
气氛肃穆得如同战前的指挥部。
林远坐在主位上,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而在他面前的巨大屏幕上,则分成了十几个小窗口。
刘华美、王海冰、汪韬、李俊峰、燕清池、汉斯、孟彦……所有核心战将,悉数在列。
“各位,”林远开门见山,“废话不多说。今天这个会,只有一个目的。”
“盘点家底,准备过冬。”
“从现在起,我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以最坏的打算,来重新审视我们手中的每一项业务,每一个项目。”
“刘总,”他的目光,第一个,落在了刘华美的身上,“你先来,集团的钱袋子,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刘华美点了点头,她将一份集团最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共享到了所有人的屏幕上。
报表的内容,全部由最冰冷的数字构成。
第一部分,集团财务状况盘点。
“报告林董,各位,”刘华美的声音,清脆而又充满了专业的冷静,“截止到今天下午五点,我们整个集团,包含新燕氏及江南科创基金的财务状况如下....”
“1. 资产负债情况:总资产 约873亿人民币。其中,流动资产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约210亿;非流动资产厂房、设备、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约663亿。总负债: 约458亿人民币。其中短期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约180亿;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约278亿。净资产约415亿人民币。”
“资产负债率 52.4%。这个比率在重资产的半导体行业里,属于比较健康的水平。但是,”她的眉头,微微蹙起,
“我们的短期偿债压力巨大。180亿的短期负债,将在未来12个月内集中到期。而我们账上的现金及等价物,目前只有不到30个亿。”
“2. 经营现金流情况,主营业务收入: 本年度预计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120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于消费者BG的芯片销售约80亿,以及新燕氏三大业务板块的并表收入约40亿。”
“主营业务成本约95亿人民币。其中最大的两块,是晶圆代工成本约40亿,和研发投入约35亿。”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预计为-15亿人民币。”
“结论:”刘华美看着所有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现在是一家看起来很大,但实际上严重缺血的公司。”
“我们的每一分钱,都已经被投入到了研发和再生产的无底洞里。我们账上的那30亿现金,只够我们,维持不到半年的正常运营。”
“一旦银行抽贷,或者供应商逼债。我们的资金链,将三个月内彻底断裂。”
刘华美的这份财务报告,如同一盆冰水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
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集团光鲜外表之下,那脆弱的命门。
“很好。”林远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任何意外,“问题看得很清楚,解决方案呢?”
“解决方案,只有一个。开源节流,回笼资金!”
“我建议,立刻暂停所有非核心的、短期内无法产生现金流的项目。比如光子芯片实验室的二期投入,可以暂缓。集团总部的行政开支,必须削减30%。”
“启动江南科创基金的二期募集,我将带队飞往新加坡和中东!去向淡马锡,去向阿布扎比投资局,兜售我们启明联盟的IP。我保证,在三个月内为集团,带回至少一百亿的救命钱!”
“好!”林远重重地点了点头,“这件事,我给你最高授权!”
“的剑和盾,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第二部分,核心技术与产品盘点。
王海冰站起身,他的脸上写满了技术人的严谨。
“报告林董,目前我们三大技术平台,和两大核心产品的进展,如下:”
“1. 启明-I军用芯片,第一批工程样品,已通过石坚教授的所有测试,正式获得准入许可。与远望号项目组的联合调试工作,已经启动。问题是普罗米修斯计划,虽然成功。但我们拿到的,只是实验室级别的工艺流程。要将其转化为可以大规模、高良率、低成本量产的工业级工艺,还需要至少六个月的工艺摸索。”
“结论就是,军用线,短期内,无法为集团,贡献任何收入。它依旧是一个纯粹的烧钱部门。”
“2. 启明-I民用芯片,与DM、大江、石头、德施曼的首批总计三千万片的供应合同,已全部签订。首批五百万片,已交付DM。问题是产能,依旧是我们最大的瓶颈。刘总的合资建厂计划,虽然已经启动。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现有的产线,已经超负荷运转。预计在未来三个月,我们将面临,至少一千万片的交付缺口!”
“3. 工业之心,我和汪总已经与汉斯先生,以及江钢的团队完成了第一轮的技术方案评审。端、网、云三大作战集群,已经全部进场。但这是一个,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我们懂芯片懂软件。更需要我们懂炼钢,懂物流,懂化工……我们的人才储备,特别是既懂IT又懂OT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
王海冰的汇报,充满了问题和挑战。
而汪韬的补充,则更加直接和不客气。
“林远,”他抱着双臂,靠在椅子上声音冰冷,“我只说三点。”
“第一,你那个硅谷研发中心,关得太早了。我们天璇-E的生态,才刚刚起步,现在等于断了一条腿。”
“第二,光子芯片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否则我立刻退出。”
“第三,”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你们现在所有项目的人,都归我管。我需要绝对的指挥权。”
他的话依旧是那么的桀骜不驯。
但在场的没有任何人再敢反驳。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疯子,说得总是对的。
林远看着眼前这幅,充满了内忧外患的技术作战图,久久没有说话。
自己必须做出抉择了。
“好。”
良久之后,他缓缓地开口。
“我宣布,几项决定。”
“第一,”他看着刘华美,“开源,我同意。节流,我反对。”
“光子芯片的钱,一分都不能少!不仅不能少,我还要追加投资!从我个人的股权分红里,再拿出五个亿注入到PFL的账户里去!”
“我们可以输掉一场战役。但我们绝不能,输掉未来!”
“第二,”他看着王海冰,“产能的问题不能只靠建,我们还要学会买。”
“你立刻派一个团队,去一趟马来西亚和越南。我听说因为上一轮的半导体下行周期,那边有几家,由台积电和联电,投资的二线封装测试厂正在寻求出售,我们可以考虑整体收购一家。”
“我们要用资本,去换时间。”
“第三,”他看着汪韬,“指挥权我可以给你。”
“甚至可以成立集团中央技术研究院,由你汪韬担任院长!”
“集团所有BG和子公司的,所有预研性质的前瞻性技术项目,全部都由你统一领导。”
“但是,”他的声音,变得无比清晰,“我也有一个条件。”
“你必须在三个月内,为我交出两份成绩单。”
“一份是为工业之心,培养出至少一百名合格的复合型人才。”
“另一份,”他的嘴角挂起微笑,“是为我们启明联盟,准备一份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