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第二战场(2 / 2)

“我的计划,很简单,就三步。”

“第一步,我们要将启明联盟,从一个中国联盟,升级为一个亚洲联盟。”

“我建议,在新加坡注册成立启明联盟(亚洲)基金会。将我们联盟的国际总部,正式从香港,迁移至新加坡!同时我们将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以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作为学术成员,加入我们的技术委员会。我们还要邀请,新加坡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新电信、最大的地产集团凯德,作为行业观察员,加入我们的生态发展委员会。我们要将启明,从一个中国标准包装成一个,植根于亚洲,服务于亚洲的泛亚标准。”

“第二步,我们要结盟。光有名分还不够,我们还要用利益将新加坡,彻底绑到我们这边。”

“我将飞往新加坡,与新加坡的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和GIc进行接触。邀请他们作为战略投资人,共同参与到我们江南科创基金的二期募集,以及光子芯片联合实验室的项目中来。”

“当然,我还会向他们开放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合作领域,智慧国计划。”

“我们将利用我们在工业之心和数字青川项目中,积累的全栈式技术能力,为新加坡政府量身定做一套,从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到数字政府的完整智慧国解决方案。而这个方案的底层将全部基于我们的启明标准。我们要让新加坡政府,成为我们启明标准,在海外的第一个国家级客户。”

“而一旦,我们成功地将新加坡,变成了我们的根据地。那么我们的第三步,就可以开始了。”

“启明联盟(亚洲)联合所有东盟国家的标准制定机构,共同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一份关于新一代物联网安全与互联互通的国际标准草案。而这份草案的蓝本,就是我们的启明标准。”

“我们要绕开美国人主导的行业标准,直接去抢占,国际标准的法理制高点。”

“到那个时候,”林远看着所有人,那双深邃的眼眸里,燃烧着熊熊的战火,

“大家再想一想,布鲁塞尔的那帮官僚,在看到我们背后站着的是整个东盟,站着的是多边主义的大旗时,他们会选择谁?”

“而华盛顿的那些政客,在看到他们苦心经营的印太战略,即将被我们从内部釜底抽薪时,他们又会作何感想?”

“他们还有精力,再跟我们打那场无聊的337调查官司吗?”

一番话,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一个以新加坡为支点,以利益捆绑为手段,以抢占国际标准”最终目的的南下战略,清晰地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会议室里,在座的所有大佬们都被林远这个,天马行空,却又滴水不漏的破局之法,给惊到了。

他们看着眼前这个,在绝境之中总能找到一条生路的年轻人,眼神复杂。

“我……我同意。”

第一个打破沉默的是汪韬。

“去他妈的金海工程,去他妈的国家队。”他的声音,充满了技术偏执狂特有的那种渴望,

“跟那帮官僚玩宫心计,有什么意思?”

“要玩,就玩大的!”

“去新加坡!去跟全世界的巨头掰手腕!这才是我想要的游戏!”

“我也同意!”李俊峰也猛地一拍大桌子,

“他娘的!憋屈死了!国内这帮孙子,不让我们干。我们就去国外干!让那帮瞧不起我们的家伙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干了!”

“干了!”

一时间,群情激愤。

之前所有的“裂痕”和“矛盾”,在林远描绘的这个,更宏大、更激动人心的“新世界”面前,都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林远用一个全新的外部矛盾,完美地化解了所有的内部矛盾。

他看着视频里,那一张张重新燃起了战火的脸,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的联合舰队,不仅没有沉没。

反而,在这场史无前例的风暴中,被淬炼得更加坚固,也更加锋利了。

“好。”他点了点头。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

“那么,我宣布,金海工程全面暂停。南方共同市场开拓计划,正式启动!”

“刘总,”他看向刘华美,“你立刻组建一支国际法务与公关团队。一周之内我要看到,在新加坡注册亚洲基金会的全部法律文。”

“汪总,”他又看向汪韬,“你立刻从你的团队里,抽调一个算法小组。我要你针对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拿出一套能让他们无法拒绝的技术方案。”

“李总,”他最后看向李俊峰,“你负责安抚好,我们联盟内部所有的中小企业成员。告诉他们危机只是暂时的,更大的机遇就在前方。”

“而我,”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寒意,“我将亲自去一趟京城。”

“去见一见那位亲手为我们,送上这份大礼的赵家大少。”

“我得当面,好好地感谢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