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裂痕(1 / 2)

深城,一架湾流G650私人飞机,平稳地降落在宝安国际机场。

从飞机上走下来的,是一个由十几人组成的华尔街经营团队。

领头的是美国最顶级的投资银行,高盛tt(科技、媒体和通信)部门的全球联席主管,一位名叫大卫·费舍尔的犹太裔银行家。

在他的身后,还跟着来自红杉资本、KKR、老虎环球基金等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的合伙人。

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

拜访大江创新的创始人,汪韬。

“汪先生,”在大江创新那充满了极客风格的会议室里,大卫·费舍尔开门见山,脸上带着华尔街精英特有的那种,自信而又充满了侵略性的微笑,

“我们今天来,是代表我们背后的投资人,向您提出一个双赢的合作方案。”

他将一份《私募融资及Ipo上市方案》推到了汪韬的面前。

方案的内容,极其诱人:

1. pre-Ipo轮私募融资:由高盛牵头,联合红杉、KKR、老虎环球,共同,对‘大江创新’,进行一轮,总额为20亿美金的pre-Ipo轮私募融资。

本轮融资,对大江创新的投后估值,将达到惊人的500亿美金!这个估值将使大江一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科技公司。

2. 纳斯达克Ipo上市:在本轮融资完成后,高盛将作为主承销商,在六个月内帮助大江创新完成在美国纳斯达克的Ipo上市。

保守估计,届时大江创新的上市市值,将有望突破1000亿美金。汪韬以及他的创始团队,将在一夜之间获得数百亿美金的财富。

3. 全球战略合作:在完成上市后,我们将利用我们在全球的资源网络,帮助大江创新与苹果、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建立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

推动大江创新的无人机技术,深度集成到未来的智能汽车、智慧城市等生态系统中去。那将是一个,比消费级无人机大数倍的市场。

这份礼物,诱人至极。

汪韬静静地听着,那张隐藏在黑框眼镜后面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但他那放在桌子底下,微微攥紧的拳头,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极不平静。

“费舍尔先生,”良久之后,他才缓缓开口,“你们的方案确实很诱人。但是我想知道,你们的条件是什么?”

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很简单。”大卫·费舍尔笑了。

“我们只有一个小小的建议。”

他将另一份文件推了过去。

那是一份《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建议书》。

“我们建议,”他指着建议书的核心条款,“在完成本轮融资后,大江创新的董事会,需要进行重组。我们将提名三位,独立的董事加入你们的董事会,以帮助公司更好地进行全球化合规运营。”

“同时,”他的声音,变得无比清晰,“我们认为大江创新,作为一家即将上市的全球化公众公司,其技术路线,应该保持开’和中立。”

“我们建议,贵公司应该终止与启明联盟合作。”

“当然,”他看着汪韬,脸上露出微笑,“我们并不反对,你们继续与江南之芯,进行纯粹的商业采购。但是标准必须是我们cSA联盟的atter标准。”

这才是他们今天来真正的目的。

他们要用资本的糖衣炮弹,将汪韬这艘启明联盟里,技术最强的主力战舰,从林远的舰队中,策反出去。

与此同时,佛城,d集团总部。

李俊峰的办公室里,气氛同样凝重。

他的面前坐着的是几个他亲自从华心科技挖来的原核心技术骨干。

这些人当初都是因为对燕家买办路线的失望,和对李俊峰个人魅力的信服,才毅然决然地选择背叛旧主,投奔d。

而今天他们来却是来告状的。

“李总,”领头的一位,曾在华心担任研发总监的中年男人,声音里充满了委屈和不甘,“我们……我们干不下去了!”

“怎么回事?”李俊峰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

“还不是江南之芯那帮人!”另一个年轻的工程师,激动地说道,

“我们按照您和林董的指示,加班加点,好不容易才把第一版适配启明oS的驱动程序,给写了出来。”

“结果呢?今天早上,我们把代码提交到他们的开源社区。不到半小时,就被汪韬手下的一个小组长,给全盘驳回了!”

“他说什么?”他学着对方那傲慢的语气,“他说,‘你们这代码写的是什么垃圾?逻辑混乱,冗余太多,完全不符合我们的开发规范!拿回去重写!’”

“李总,您是搞技术的,您来看看!”研发总监将笔记本电脑,转向了李俊峰,

“我们的代码,虽然可能,在所谓优雅性上,确实比不上他们那些天才。但是在稳定性和兼容性上,我们是经过了上百万台空调验证的!”

“而他们,那套所谓的开发规范,根本就是纸上谈兵!为了追求所谓的性能和简洁,牺牲了大量的容错和纠错机制!这种代码,一旦跑到我们几千万台的设备上,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这已经不是技术路线的分歧了!”另一个工程师,愤愤不平地说道,“这根本就是歧视!他们那帮人,从骨子里就看不起我们这些人。”

“李总,当初我们是冲着您,冲着林董那番共建生态的理想才来的。可现在呢?我们感觉,自己就像是二等公民,干着最累的活,却还要受他们的鸟气!”

“您要是再不给我们做主,我们……我们这帮兄弟,就只能集体辞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