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都需要一颗,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强大而又可靠的‘中国芯’。”
考察结束,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
燕清池没有安排什么豪华的晚宴,而是将林远和顾盼,带到了京城胡同深处,一家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私人酒馆。
酒馆不大,只有三四张桌子,装修得古色古香。
老板是个年过六旬的北京大爷,亲自下厨,炒了几个地道的京味小菜:焦溜丸子、干炸里脊、麻豆腐……
又烫了一壶本地特产的二锅头烧酒。
顾盼很识趣地,没有上桌,而是在外间的茶座,自己点了杯茶,静静地等着。
包厢里,只剩下了林远和燕清池两个人。
“林主任,今天让你看这些,没有别的意思。”燕清池为林远满上一杯酒,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之前向你提出的合作,不是空口白话。”
林远端起酒杯,和他轻轻地碰了一下。
辛辣的烧酒下肚,一股暖流,从胃里升起,驱散了疲惫。
“燕先生的实力,确实让我大开眼界。”林远由衷地说道。
他隐隐有种感觉,燕清池应该也知道殷曼琪去青川考察的事。
但他似乎并不在意。
事实,似乎果真如林远所料。
“林主任,”燕清池放下酒杯,神情变得有些急切,“关于我们的合作,不知道您这边,考虑得怎么样了?”
“只要你点头,我明天就可以让雪域控股和燕云软件的团队,飞去江州与你们的人进行对接。”
他表现出的积极性,远超林远的想象。
林远看着他,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燕先生,你的诚意我很明白,你的实力我同样认可。对于你的合作提议,我个人是持开放态度的。”
听到开放态度这四个字,燕清池的眼中,瞬间闪过了一丝难以抑制的喜悦。
“但是,”林远的话锋,猛然一转,“在谈具体合作之前,我需要燕先生帮我一个小忙。”
“林主任您这小忙,我估计是小不了。”燕清池苦笑道,“不过您但说无妨。”
林远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我需要一批能满足我们标准测试的特种电磁屏蔽材料。”
燕清池有点头大,他没想到,林远竟然会提出这样一个条件。
“而且,”林远继续加码,“还需要与之配套的仿真设计软件,以及一位配套专家。”
“林主任,你……你这是在为难我啊。”燕清池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这些东西,全都在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和欧洲的《瓦森纳协定》的严格管制之下,属于禁运中的禁运品。别说是我,就是……”
“燕先生。”林远打断了他,“我相信,这对你来说,并不算是难事。”
燕清池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见他迟迟不说话,林远接着说道:“燕先生,我林远是个明事理,知恩图报的人。你可以放心
!”
他知道林远这是在逼他站队。
一旦他动用了那些灰色渠道,帮林远搞定了这些禁运品,那他就等于与过去的“买办”身份做了切割,也等于彻底得罪了他在西方的一些“老朋友”。
“好!”
良久之后,燕清池猛地一拍桌子。
“林主任,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这件事我一定全力以赴!”
“君子一言?”林远看着他,伸出了自己的手。
“驷马难追!”燕清池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
两人相视一笑,再次举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话题,也渐渐地从具体的商业合作,转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他们聊各自在海外求学的经历,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聊国内外的时政大事,甚至聊到了明朝末年的党争与历史的轮回……
林远发现,燕清池的学识之渊博,见解之深刻,远超他见过的任何一个同龄人。
而燕清池也发现,林远身上那种深植于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以及对体制运行逻辑的深刻洞察,同样是他望尘莫及的。
两个人就像两块磁铁的异极,彼此吸引,又相互印证。
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惺惺相惜之情,在酒精的催化下,愈发浓烈。
直到深夜,两人都有了些许的醉意。
“林主任,”燕清池端起最后一杯酒,眼神变得无比复杂,“你知道吗,我真的很羡慕你。”
“羡慕我?”
“是啊。”燕清-池苦笑一声,“羡慕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可以为了一个理想,去燃烧自己。”
“而我,”他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悲凉,“我每一步,都要在家族的利益和自己的理想之间,进行艰难的平衡和妥协。”
“有些事,确实需要顺势而为。但有些事,也确实需要有人,逆流而上。”
“你,就是那个逆流而上的人。”
“而我却只能做一个,试图顺势而为的可怜人。”
说完,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然后缓缓地站起身,极其郑重地,向林远伸出了自己的手。
“林远,我真心希望,我们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这一次,他叫的是林远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