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d集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喜讯,如同一股东风,吹散了笼罩在江南之芯集团上空连日来的阴霾。
整个集团从管理层到一线的工程师,都迸发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
之前因为前途未卜而有些浮动的人心,在这一刻彻底凝聚了起来。
林远趁热打铁,将集团的资源重新进行了精准的划分,形成了两条清晰明确、并行不悖的战线。
第一条战线,民用市场攻坚战。
由刘华美挂帅,从商务、法务、市场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一支阵容豪华的d集团专项服务小组。
这支小组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之前与李俊峰敲定的那个合作框架,变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合同。
为此,刘华美几乎是以办公室为家,每天的睡眠时间压缩到了不足四个小时。
她带领着团队与d集团那边由李俊峰亲自负责的专项小组,展开了堪称远程谈判。
从技术指标的量化,到适配成本的分摊;
从知识产权的归属,到利润分成的阶梯式模型;
从产品交付的时间表,到售后服务的响应等级……
上百个大项,上千个小项,每一个条款,双方都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激烈博弈。
第二条战线,军用技术预研。
这条战线,则由王海冰和他最信任的副手,以及柳眉请来的那个华为前员工组成的团队共同负责。
他们的任务,比刘华美那边更加艰巨。
他们要挑战的,是石坚教授提出的那个任务,在硬件上攻克电磁兼容,在软件上摆脱底层依赖。
林远给予了他们最大的支持。
他顶着巨大的财务压力,特批了一笔高达五千万的专项研发经费,在园区内,兴建了一座达到军用最高标准的电磁屏蔽与环境模拟实验室。
同时,他还利用自己数产办主任的身份,协调了江南大学和省内几家军工研究所的资源,为王海冰的团队提供了最顶尖的理论支持和人才储备。
整个江南之芯集团,就像一台被按下了启动键的精密机器,每一个齿轮,都在自己的轨道上高速而又精准地运转着。
上下一心,埋头苦干。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热火朝天的奋斗氛围之中,坚信着光明的未来,就在不远的前方。
然而,他们都忽略了一件事。
在阳光普照的战场之外,总有毒蛇潜伏在最阴暗的角落里,等待着发起致命一击的时机。
这天傍晚,林远刚刚结束了一场与省内几家科研院校的合作推进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办公室。
他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手机就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来自苏菲的信息。
信息里只有几个链接,以及一句简短的话:
“你们被人盯上了。小心!”
林远的心咯噔了一下。
他立刻点开了第一个链接。
那是一家在国内财经界极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发布的一篇深度分析文章。
文章的标题,极其耸人听闻:
《豪掷百亿,血本无归?起底江南之芯集团背后的国有资产流失疑云》
文章的开篇,并没有直接攻击,反而先是以一种看似客观的笔调,肯定了江南省成立江南之芯集团的战略远见,甚至还赞扬了林远个人的魄力和能力。
但从第二段开始,笔锋就陡然一转,变得阴险而又恶毒。
文章以知情人士爆料的口吻,精准地曝光了他们与d集团合作谈判中的一些核心细节。
“……据d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称,江南之芯集团为了拿下这笔订单,向d方面开出了极其优厚的条件。其中包括,前期免费提供价值数亿元的一百万片芯片,并派遣核心技术团队入驻d,承担所有适配成本……”
“……消息人士还透露,江南之芯集团之所以如此急于求成,是因为其核心产品启明一号,在之前的军方项目竞标中,因技术不达标而惨遭淘汰。为了挽回颜面,也为了给省里的投资方一个交代,他们不得不饮鸩止渴,用倒贴的方式去寻求向民营企业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