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美看着他,眼神愈发明亮。“有点意思。那第三家呢?也是最关键的一家,你准备怎么让建投,真正拥有自己的‘硬资产’?”
孟彦深吸一口气,抛出了他计划中最核心,也是最大胆的一环。
“第三家,‘青川特种钢材公司’!”
刘华美微微一愣:“特种钢材?青川有钢铁厂吗?据我所知,你们并没有铁矿资源,而且钢铁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现在国家对新增产能的审批,非常严格。”
“刘姐,您说得对,我们不产铁,也不炼钢。”孟彦笑了,很是自信的说,“我们只做产业链里,技术含量最高,利润也最高的那一环,精加工!”
“您还记得,林县长之前,是在哪里工作的吗?”
“江钢集团。”刘华美立刻反应了过来。
“没错!”孟彦重重地点了点头,“林县长在江钢,不仅极大缓解了企业几百亿的债务,更重要的是,他主导攻克了一项‘卡脖子’的技术,那就是929特种钢!这种钢材,是航空母舰甲板和核潜艇外壳的核心材料,之前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生产。”
“我的计划是,从江钢进口‘929特种钢’的钢坯。然后,利用我们青川廉价的电力成本,进行后续的‘热处理’、‘精密轧制’和‘激光切割’等高耗能的精加工环节!最后,把成品直接供应给特供市场。”
“这样一来,我们既避开了高污染的炼钢环节,又没有新增产能的审批风险。我们做的,是最高端的来料加工!我们赚的,是技术和能源成本差的钱!”
“更重要的是,”孟彦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激动,
“一旦这个基地建成,我们青川,就等于拿到了进入国家‘军工产业链’的门票!这对于一个偏远的山区县城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想,您比我更清楚!”
这一次,刘华美是真的被震撼到了。
这个规划,太精妙了!
它完美地利用了青川现有的所有优势:
电力优势:用廉价水电,去承接高耗能的加工环节。
林远的人脉优势:把江钢的独家技术,变成了青川的独家产业。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计划了,这是一种近乎艺术的资源整合!
她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声音却带着一丝疑惑:“小孟,你这个规划,堪称完美。但是,你想过没有,把军工产业链的一环,放到青川这样一个内陆山区县,这其中涉及到的保密、运输、安保问题,有多复杂?而且,江钢集团凭什么,会把这么一块肥肉,分给你?”
孟彦端起那杯酒,再次一饮而尽。
“江钢集团那边,林县长已经开始做工作了。您别忘了,青川建投是青川县政府自己的企业,而青川县也是江州市的下属县区。全市经济一盘棋,我想江州市政府的格局,也不会比我低的。”
刘华美知道他说的没错,一个林远就完全搞得定江钢集团和江州市政府了。
她之前因业务需要,做过对林远的评估分析,她十分清楚林远的能量。
“你想过,万一失败,你可能会面临的严重责任吗?你会蹲监狱的哦。”
刘华美微笑着说道。
孟彦看着刘华美,目光烁烁。
“刘姐,我的人生,前半辈子,都在求‘稳’。但现在,为了青川,为了那个孩子,我愿意付出我的一切,拼一把。哪怕失败了,我也无怨无悔,至少我为之努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