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林远同志的决心,是好的。原则上,我是支持你的。”他缓缓说道,
“但是,这件事牵扯太广,医院又是民生要害部门。我们也要考虑到稳定的大局嘛。办案,既要雷厉风行,也要稳妥推进,更要讲究程序,对不对?”
林远知道,周正国这是不想沾手,想让他一个人,去当那把披荆斩棘的刀,去趟这片深不见底的浑水。
但他要的,就是这个!
“周书记,我明白了。”林远的脸上,露出了心领神会的表情,
“您放心,我一定会处理好稳定和调查之间的关系。既然我们俩的意见是一致的,那我就立刻着手安排,让公安的同志先期介入,固定证据。同时,我也会与纪委的同志做好沟通,请他们配合我们的工作!”
他巧妙地,将周正国的“不反对”,直接解读为了“同意”。
周正国看着眼前这个滴水不漏的年轻人,心中暗骂一声“小狐狸”,但脸上却只能挂着赞许的微笑。
“嗯,你先去做工作吧。具体怎么操作,我们还是要按程序来嘛。”
“好的,周书记,那我就去办了。”林远不再给他任何打太极的机会,直接起身告辞。
走出书记办公室,走在那条空无一人的走廊上,林远猛抽一口烟,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周正国想干什么,他非常清楚周正国的目的。
他来之前,也猜到了周正国会“不反对,不支持”。
然而,仅仅这样就够了,对林远来说,他已经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了。
现在他已经有了最大的自由裁量权。
要知道青川县的纪委书记,李永,也是个有水平的人物。
他年近五十,戴着一副度数很深的黑框眼镜,头发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说话慢条斯理,脸上永远挂着一副与世无争的淡然表情。
在来青川之前,他曾在市委政策研究室,当了近十年的副调研员。
写得一手好文章,尤其擅长用最华丽的辞藻,去论证一些最空洞的观点。
在过去郝建和高建军斗得最激烈的那几年,青川官场人人自危,纷纷站队。
唯独他李永,像一条滑不溜秋的泥鳅,在浑浊的水里,游刃有余。
今天,他能陪郝书记去钓鱼,引经据典,从《渔父》谈到《孙子兵法》,把郝书记哄得心花怒放。
明天,他又能陪高县长去打球,谈笑风生,从区域经济谈到国际形势,让高县长引为知己。
他从不参与任何实质性的站队,也从不发表任何带有明确倾向的意见。
他最擅长的,就是在会议上,用最深奥的理论,去论证一个最中庸的观点。
久而久之,大家都给他取了个外号,“不粘锅”。
有人说他没担当,是个书呆子,除了会写文章,百无一用。
也有人说他大智若愚,深谙官场生存之道,是个真正的高人。
周正国空降之后,在考察了一圈人后,出人意料地,将他这个长期坐在冷板凳上的“不粘锅”,直接提拔到了纪委书记这个最要害的位置上。
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但林远知道,周正国这一步棋,走得极高。
因为,李永这种人,他没有派系,没有根基,他唯一的“靠山”,就是提拔他的周正国。
所以,他一定会对周正国,唯命是从。
周正国不明确点头,他李永,是绝不可能,为了自己这个新来的县长,去得罪县里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的。
想让纪委这把最锋利的刀出手,要么,有书记的明确指令;要么,就得通过常委会的集体决议。
这是官场最基本的规则。
林远,现在没有第三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