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皎兰庄园的琉璃瓦檐,将书房窗棂切割成明暗交错的几何图形。
七十八岁的诛皎站在全景幕墙前,深灰色中山装领口别着的朱雀胸针泛着暗红光泽。
手杖底端轻触地面智能感应区——整面幕墙瞬间流动起2000至2010年的经济数据图谱,金色曲线在朝阳下如龙腾空。
陈兰兰端着药茶从博古架后转出。
发间那支朱雀衔珠簪与胸针遥相呼应。
“怀言刚送来的十年总结报告。”
她将温热的茶盏放在紫檀案几上,茶汤里沉浮的枸杞映着数据流的幽蓝。
诛皎转身时手杖划过空气。
幕墙上的数据瞬间重组为三维地球模型,标注着皎兰集团在全球的产业布局。
五大洲的坐标点如星辰闪烁。
“十年前他们说民营资本走不出国门。”
他杖尖轻点欧洲某处的光伏电站标记。
全息投影立即展示该电站实时发电量——足够支撑百万人口城市整日用电。
书房门无声滑开。
五十五岁的诛华捧着智能终端走进来,屏幕显示着集团过去十年的资产增长曲线。
“父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刚更新了全球企业影响力排名。”
他调整终端角度,让诛皎看清那个跃居前三的“皎兰”篆体标识。
窗外忽然传来无人机的轰鸣。
十五岁的诛兴业正在测试新一代物流无人机,少年操控的机群掠过庭院,投下标注着“2010”字样的时光胶囊。
“太爷爷,我把十年大事记都存进去了!”
诛兴业握着遥控器冲进书房,平板电脑显示着胶囊内存储的新闻摘要。
从2001年入世成功到2008年奥运辉煌。
诛皎接过平板。
指尖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援报道上停留。
全息投影立即切换到当年皎兰集团救援队的行进路线图。
“那年您坚持要调集百架直升机。”
诛华轻声补充。
画面中浮现运输机群穿越雷暴云的珍贵影像。
陈兰兰默默取来樟木匣。
匣中保存着地震灾区儿童寄来的感谢信。
纸页边缘已泛黄,彩笔画出的红旗却依旧鲜艳。
“当时您三天三夜没合眼。”
她将最皱的那封信展平。
上面还沾着当年应急药品的酒精味。
午后的阳光穿过窗棂。
诛皎在批阅文件时感到右手腕有些僵硬,他放下钢笔活动关节,笔杆末端的朱砂在报表上投下细小阴影。
陈兰兰适时递来热敷巾。
敷巾边缘绣着的朱雀纹样与1955年那方定情手帕如出一辙。
“兴业说想编撰《民企改革史》。”
她将敷巾翻面,艾草香弥漫。
诛皎望向窗外。
少年正跟着历史教授整理口述资料。
黄昏时分。
诛皎独自走进密室。
意识沉入桃园空间。
这里依旧保持着1950年的春日模样。
他缓步走过那些不再耕作的田垄,在无限仓储区深处取出那本牛皮封面的《新世纪战略预测》。
退出空间时带回一抔黑土。
轻轻撒在窗台新栽的紫竹盆栽中。
晚七点整。
诛皎在书房召开全息会议。
投影屏上同时呈现十二位海外分公司负责人的影像。
背景从纽约华尔街延伸到非洲腹地。
“汇报各区域十年成果。”
他手杖轻叩地面。
全球数据流瞬间奔涌。
北美总裁率先发言。
三维报表显示皎兰科技在硅谷的专利数量已超越某些老牌巨头。
“特别是量子通信领域。”
他调出对比图表。
蓝色曲线陡峭如悬崖。
欧洲负责人接过话头。
展示在雷诺工厂改造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
“去年市场份额突破百分之二十五。”
画面切换至慕尼黑车展。
皎兰标志在展台中央熠熠生辉。
东南亚代表激动地起身。
全息投影呈现热带雨林中的智慧农业系统。
“用您当年的杂交技术。”
他放大稻穗图像。
金黄的谷粒如繁星坠落。
诛皎微微颔首。
杖尖划过空气。
所有数据突然重组为太极图案——传统产业与科技板块阴阳相衔。
“要记得根在百家镇。”
他调出镇小学新建的全息教室。
孩子们正通过VR技术参观空间站。
夜深时分。
诛皎感到颈椎有些酸胀。
他取出来自桃园空间的灵泉水抿了一口。
清凉感顺着喉间滑下。
陈兰兰端着药膳进来时。
发现他正在2003年的战略图纸上标注新的航太基地。
朱砂笔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旁轻轻一圈。
月光漫过窗台。
诛皎在睡前习惯性抚摸枕下的怀表。
指尖却触到个温润的物什——是陈兰兰悄悄放的和田玉镇纸。
玉石用桃园空间的灵泉滋养过。
纹理与六十年前那方砚台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