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 > 第342章 一生功过自评说

第342章 一生功过自评说(1 / 2)

皎兰国家战略基金成立后的第三周,一场罕见的秋雨笼罩了百家镇。

雨水顺着老宅新修的青瓦屋檐潺潺流下,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密的水花。

诛皎站在书房的梨花木窗棂前,望着院中那株从桃园空间移栽出来的桃树,在秋雨中轻轻摇曳着最后的几片残叶。

这栋老宅三年前刚刚翻修过,保留了原来的格局,却加固了地基,更换了木料。

唯有院中这株桃树,是他坚持原封不动保留下来的。

陈兰兰午后去了女儿诛玥家,看望刚满周岁的曾外孙左兴安。

小家伙前几天着了凉,有些咳嗽,她不放心,非要亲自去看看。

今夜,这偌大的老宅只他一人。

这样的寂静,正适合整理些东西。

他转身走向书房角落的紫檀木书案,案上整齐摆放着三本皮质封面的笔记。

这是他用特殊皮革订制的笔记本,烫金的“1950-2025”字样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微光。

手指抚过那略显斑驳的封面,诛皎缓缓落座。

这是他为自已准备的“一生录”,并非出版所用,而是留给百年后,能读懂它的人的见证。

里面记录的不是皎兰集团的商业机密,也不是桃园空间的秘密,而是他重生七十五年来,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思考与抉择。

翻开第一页,泛黄的纸上是刚劲的钢笔字迹:“重生归来,首战王麻子。”

笔锋凌厉,杀气几乎透纸而出。那一页的记录很短,只有寥寥数行,却写尽了一个十八岁少年滔天的恨意与决绝。

诛皎微微一笑,取过案几上的狼毫小楷,蘸了墨,在右侧空白处添上一行小字:“惩恶即扬善,快意恩仇,无愧于心。”

墨迹在潮湿的空气中干得有些慢,窗外雨声渐密,仿佛回到了1950年的那个夏天。

笔尖在“弥补前世遗憾”处停顿。

他眼前浮现出那个燥热的夏日午后,陈兰兰躲在岩石后瑟瑟发抖的身影,王麻子猥琐逼近的狞笑,以及前世她跳崖后那张破碎的容颜。

那一世,他余生都在悔恨中度过。

这一世,他在第四天就让王麻子付出了代价,而且是借各村之力,光明正大地让他伏法。

笔锋陡然一转,在“守护挚爱”四字上重重圈过。

这一世,陈兰兰活了下来,与他相濡以沫七十余载,儿孙满堂。

她见证了他从一无所有的农村小子,到富可敌国的商业巨擘,再到如今倾尽家国为国铸剑。

她陪他熬过了饥荒年代,走过了动荡岁月,共享了改革荣光。

去年金婚纪念日,她还笑着打趣:“老头子,下辈子我还给你做老婆。不过你可不能再让我等那么久才表白心意了。”

一滴雨水随风溅落在手背,冰凉触感让诛皎回神。

他轻笑摇头,继续落笔:“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今生最大幸事,便是护她周全,与她偕老。”

书案一角,摆放着今早秘书送来的财经简报。

头版头条正是“皎兰基金千亿注资,助力国家攻克卡脖子技术”。

配图是基金成立当日,他站在三维全息图前,手指“钍基熔盐堆”项目的瞬间。

照片上的他,虽已高龄却依旧腰背挺直,眼神锐利如鹰。

诛皎没有在笔记中记录那些惊心动魄的商战,也没有提及如何利用先知在各个历史节点布局。

那些在常人看来惊世骇俗的决策——在改革开放初期大胆建厂,在苏联解体时低价收购重工业设备,在金融危机前精准撤资,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果断入场——在笔记中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顺势而为”。

他只写下一句:“取之于国,用之于国,财富的最终归宿是国家强盛。”

笔尖顿了顿,又加上:“科技如空气,无形却必需。吾愿为递火者,虽微光,亦可燃原。”

这不是自夸,而是他对“富可敌国并奉献国家”这九个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