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晚8时,体育场“筑巢”内华灯璀璨,九万名观众座无虚席。
诛皎手持贵宾邀请函,在志愿者引导下与家人步入会场,这位见证了华夏近一个世纪风云变幻的老人,此刻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诛皎特意选择了一身深灰色中山装,左胸佩戴着那枚象征华夏科学技术特殊贡献的金色徽章。
陈兰兰身着绛紫色旗袍,颈项间的珍珠项链温润生辉,那是诛皎在她七十岁生日时特意定制的礼物。
“皎哥,这一天终于来了。”
陈兰兰轻声说着,手指微微颤抖地握住丈夫的手臂。
诛皎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背,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场地中央那座巨大的缶阵。
“从百家镇到京都,从食不果腹到举办奥运,我们走了整整五十八年。”
他们的座位被安排在贵宾区正中央,身旁是各界代表和国际友人。
诛华与诛兴分别坐在父母两侧,诛怀言则带着家族第四代的诛兴业和左兴安坐在后排。
两个孩子兴奋地四处张望,手中的小旗帜不停挥舞。
“太爷爷,这里比我们学校的操场大好多啊!”
十五岁的诛兴业激动地喊道。
诛皎慈爱地摸了摸曾孙的头。
“这不仅是体育场,更是华夏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舞台。”
全场灯光突然暗了下来。
一道耀眼的光芒从场地中央迸发,随后是第二道、第三道……最终汇成一道巨大的光柱直冲云霄。
倒计时开始了!
“十、九、八……”
全场九万人齐声呐喊,声音如同惊雷般在鸟巢内回荡。
诛皎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与所有人一起大声计数。
“三、二、一!”
欢呼声震耳欲聋,开幕式正式开始了。
一道耀眼的焰火在体育场上空绽放,形成巨大的脚印形状,沿着京都的中轴线一步步走向鸟巢。
“这是历史的足迹。”
诛皎轻声对身边的陈兰兰说。
“从1908年《青年》提出的奥运三问,到2008年我们举办奥运会,华夏人走了一百年。”
陈兰兰注视着天空中那绚丽的焰火,眼中泪光闪烁。
“若是五十年前,谁能想到我们真的能做到?”
场地中央,两千零八名乐手开始击缶而歌。
雄浑的节奏震撼人心,古朴的乐器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诛兴业兴奋地指着场内的表演。
“太爷爷,他们在敲什么?”
“那是缶,我们华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诛皎的目光中充满自豪。
“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开始用这种乐器表达情感,今天,我们要用它来欢迎全世界的客人。”
随着演出的进行,一幅巨大的卷轴在场地中央缓缓展开,向世界展示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
孔夫子的三千弟子手持竹简,吟诵着《论语》中的名句。
活字印刷术的表演,展现出一个个变幻的“和”字。
丝绸之路的表演者,重现了当年中外交流的盛况。
每一个章节都让诛皎心潮澎湃。
当《歌唱祖国》的旋律响起时,一位小女孩手持旗帜,站在场地中央清脆地唱响第一个音符。
诛皎猛地站起身,与其他观众一起高声合唱。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他的声音哽咽了,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百家镇的贫瘠土地,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创业,与国际巨头的激烈竞争,汶川地震中的生死救援……
陈兰兰紧紧握住丈夫颤抖的手,轻声说:“我们真的做到了。”
运动员入场式开始,当华夏代表团最后出场时,全场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姚作为旗手,手持旗帜,身旁跟着的是汶川地震中的小英雄。
诛皎的视线再次模糊。
“看见了吗?那就是华夏精神。大灾大难压不垮我们,只会让我们更加坚强。”
陈兰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连连点头。
这位为华夏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此刻代表着华夏企业的精神与担当。
“爸,刚刚接到消息,我们负责的保障系统运行完美。”
诛华接完一个电话,低声向父亲汇报。
诛皎微微颔首。
“告诉所有一线员工,务必坚持到最后一刻。”
当所有代表团入场完毕后,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
祂在国际奥委的陪同下,向全世界宣布:
“开幕式,开始!”
八万只和平鸽的影像在鸟巢内翱翔,象征着华夏儿女对世界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