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托的设立,如同为诛氏家族的百年航船校准了最终的航向,了却了诛皎最大的一桩心事。
然而,另一件长久萦绕在他心头的事情,也随之浮上水面,变得愈发清晰和迫切。
随着皎兰集团的财富如同滚雪球般增长,诛皎愈发深刻地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财富,取之于社会,更当用之于社会。
尤其当他看到,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仍有不少偏远的乡村,孩子们还在漏风的教室里,用着破旧的桌椅,眼巴巴地渴求着知识的光芒时,一种源于内心最深处的触动,促使他必须做些什么。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是点燃民族未来希望的星火。
他决定,要启动一项规模空前的捐建学校计划。
但这一次,他的行事风格与在商界攻城略地时截然不同。
他追求的不是名,不是利,甚至不是任何形式的回报。
他追求的,是那份纯粹的、能够让更多孩子拥有改变命运机会的初心。
这一日,他将一位跟随他多年、负责集团内部审计和慈善基金管理的、名叫许建国的中年男人,叫到了自己的书房。
许建国为人沉稳低调,口风极严,是执行此类秘密任务的最佳人选。
书房内,只有他们两人。
诛皎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递给许建国一份厚厚的、标记着“绝密”的文件。
“建国,你看看这个。”
许建国恭敬地接过文件,翻开一看,瞳孔不由得微微一缩。
文件标题是——“晨曦计划”实施方案纲要。
里面的内容,详细规划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出一千个最贫困、教育资源最匮乏的多镇,匿名捐建一千所设施完备的“晨曦希望小学”,并在此基础上,再选择一百个县级区域,捐建一百所标准更高的“晨曦中学”。
文件中不仅列出了初步的选址原则、校舍建设标准、配套设施要求,甚至还包含了后续持续性的奖助学金设置、教师培训支持等长远规划。
其手笔之宏大,规划之周密,令人震撼。
但更让许建国感到震惊的是文件扉页上那几个加粗的黑体字——绝对匿名,严格保密,不涉商业,不为宣传。
“董事长,这……这规模太大了!而且完全匿名?”许建国抬起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这是一项足以载入史册的善举,如果公开,对集团的形象将是巨大的提升……”
诛皎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目光平静而深邃。
“建国,我们做这件事,不是为了集团的形象,更不是为了我诛皎个人的名声。”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庭院中那棵历经风雨依旧苍劲的古柏。
“我小时候,在百家镇,也见过很多想读书却读不起的孩子。知识改变命运,这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现在有能力了,就应该为那些和当年的他们一样的孩子,铺一铺路,搭一搭桥。”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