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 > 第219章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第219章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1 / 2)

尼古拉耶夫市,黑海造船厂。

这座曾经象征着红色海军荣耀的巨舰摇篮,此刻却弥漫着一种末日般的颓败与混乱。

船坞里锈迹斑斑,巨大的龙门吊如同垂死的钢铁巨兽般沉默矗立,工人们无所事事地聚在一起,靠着微薄的救济和黑市交易勉强度日,空气中再也听不到往日铆钉枪的轰鸣和钢铁碰撞的铿锵。

而在厂区深处,一个巨大的、覆盖着部分积雪的干船坞内,静静地躺着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代号“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它的舰体已经基本成型,巨大的飞行甲板轮廓初显,仿佛一头沉睡的巨鲸。

然而,建造工作早已彻底停滞,各种设备和管线裸露在外,蒙着厚厚的灰尘和冰霜,如同一个未及诞生便已夭折的巨人遗骸。

关于这艘巨舰的命运,在厂内和高层早已争论了无数次。

继续建造?国家已无力承担这吞金巨兽般的费用。

拆解?且不说拆解本身需要巨额资金,光是处理核反应堆等敏感部件就是天大的麻烦。

正在这僵持不下之际,一家注册地在挪威,名为“北欧绿色回收公司”的企业,向黑海造船厂及其上级主管单位,发出了一份极具诱惑力的收购询盘。

该公司声称,愿意以高于国际废钢市场的“溢价”,收购“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舰体,并将其拖往挪威拆解,承诺采用“最高环保标准”处理所有废弃物。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家注册地在香港,背景神秘的“太平洋世纪商贸公司”,也接触了乌方相关人员,表示对收购这艘未完工的航母“极为感兴趣”,愿意出价与挪威公司竞争,并暗示可以协助解决部分人员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

明眼人都知道,这两家突然冒出来的公司,绝非简单的废金属商人。

背后必然代表着更深层次的势力和意图。

一场围绕这艘钢铁巨兽的无声博弈,在暗流中激烈展开。

“北极星”计划指挥部(设于北京某处绝密地点),诛皎通过加密通讯,聆听着来自前线的汇报。

“董事长,情况有些复杂。”周正阳的声音透过加密设备传来,带着一丝凝重。

“挪威那家公司,背后很可能有美国人的影子。他们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将这艘船彻底拆解,防止其技术落入他手,特别是……我们手中。他们开出的价格很高,而且动用了外交和商业层面的压力,乌方部分高层很倾向于他们。”

“香港那家公司呢?”诛皎的声音平静无波。

“是我们控制的离岸马甲,但对方警惕性很高,对我们的背景有所怀疑。而且,单纯比拼资金,我们未必占绝对优势,美国人这次是志在必得。”

诛皎沉吟片刻,脑海中飞速计算着各种可能性。

硬碰硬显然不是上策,必须出奇招。

“改变策略。”诛皎果断下令,“第一,让‘太平洋世纪’公司适当示弱,表现出资金压力,但强调我们在亚洲有完善的拆解基地和消化废旧钢材的渠道,可以更快支付款项,解决乌方眼前的燃眉之急。”

“第二,”诛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找到那个能最终拍板的人,乌克兰现在独立不久,局势混乱,真正掌握实权的,未必是台面上那些人。弄清楚,谁最需要钱,谁最不怕得罪美国人,谁又能从这笔交易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

“第三,准备好我们的‘特殊筹码’。必要时,可以让‘太平洋世纪’公司提出一个‘联合拆解’方案,邀请挪威公司参与部分‘环保’环节,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麻痹他们。”

“明白!”

前线的行动小组立刻根据新的指令行动起来。

他们如同最敏锐的猎犬,在尼古拉耶夫和基辅的官场丛林中穿梭,大量的“润滑剂”如同流水般洒出,终于摸清了关键节点——一位名叫安德烈·彼得罗夫的实权人物,他并非最高长官,却掌握着国有资产处置的关键审批环节,此人贪婪、大胆,且与新兴的金融寡头关系密切,对西方并无太多好感,只认实实在在的美金。

与此同时,“太平洋世纪”公司的代表在与挪威公司的代表进行了一次“不愉快”的会谈后,似乎迫于压力,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由“太平洋世纪”公司主导收购和初步拆解,将涉及核动力装置等最敏感、最难处理的部分,“分包”给拥有“先进环保技术”的挪威公司处理,并支付相应的费用。

这个方案,看似向挪威方面及其背后的势力做出了让步,承认了他们在技术处理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