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与当地大型种植园主、渔业公司签订了长期、稳定的原材料采购协议,确保了未来生产所需的上游资源。
同时,也在吉隆坡和曼谷等地,设立了销售办事处和仓储中心,构建起初步的营销网络。
然而,海外扩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泰国洽谈一个大型水果罐头合资项目时,他们就遇到了麻烦。
原本已经与一家颇具实力的泰方企业谈得七七八八,对方却突然提高了要价,并且在技术转让条款上设置了诸多障碍,态度变得倨傲起来。
经过私下了解,诛华得知,是另一家日本食品巨头也看中了这个项目,开出了更高的价码,并且暗示可以提供“更先进”的日本技术。
泰方因此待价而沽,意图在中日两家企业之间左右逢源,获取最大利益。
随行的团队成员都有些气愤和焦虑。
“诛总,日本人插了一脚,情况不妙啊。我们要不要也跟着加价?”
诛华沉思片刻,摇了摇头,冷静地说道。
“盲目加价是下策,只会陷入恶性竞争。我们有自己的优势。”
他再次约见了泰方企业的负责人,巴颂先生。
会谈中,巴颂先生果然态度暧昧,言语间不断提及日本企业的报价和技术优势。
诛华不慌不忙,等对方说完,才微笑着开口。
“巴颂先生,日本企业的技术确实先进,这一点我们承认。但是,请您想一想,日本的口味偏好,与泰国、与东南亚,乃至与广阔的中国市场,是否存在差异呢?”
他示意助手拿出几份文件。
“这是我们‘百家’食品研发部门,针对东南亚市场口味偏好,专门进行的调研报告和产品改良方案。比如,我们的水果罐头,会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糖酸比,更符合本地喜好;我们的速食面汤料,会融入更多泰式冬阴功、马来西亚咖喱的风味。”
他顿了顿,目光自信而坦诚。
“日本企业可以提供技术,但他们能提供这种深入骨髓的口味理解和本地化创新吗?我们‘百家’品牌在东南亚华人圈子的号召力,是短时间内用钱能堆出来的吗?我们与贵方合作,是希望打造一个扎根东南亚、属于我们亚洲人自己的食品品牌,而不是单纯成为一个日本技术的代工厂。”
诛华的话,句句戳中要害。
巴颂先生脸上的傲慢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思。
确实,日本技术虽好,但未必适合本地市场。而“百家”品牌在华人中的影响力,以及他们展现出的对本地口味的尊重与融合能力,是日本企业无法比拟的。
更重要的是,诛华描绘的“扎根东南亚、属于亚洲人自己的品牌”这个愿景,打动了他。
最终,巴颂先生摒弃了待价而沽的想法,重新回到谈判桌,与诛华签署了合资协议。
皎兰集团再次以技术和品牌优势,结合部分资金投入,成功拿下了这个重要的水果罐头生产基地。
数月后,当诛华结束考察,风尘仆仆地回到北京时,他带回来的不仅仅是一身疲惫,更是数份沉甸甸的合资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
“百家”食品的版图,正式跨越国界,延伸到了充满活力的南洋大地。
原料基地的建立,保证了成本优势和质量控制。
新加坡合资厂的投产,实现了本地化生产,规避了贸易壁垒。
销售网络的铺设,为品牌传播和市场渗透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个立足东南亚,辐射更广阔区域的食品产业雏形,已然显现。
听着长子条理清晰的汇报,看着地图上那些被新标注出来的据点和航线,诛皎满意地点了点头。
食品版图的南洋扩张,这一步棋,走得稳健而富有远见。
这不仅是商业的拓展,更是一种文化的输出和影响力的延伸。
他知道,随着这些海外据点的稳固和发展,“百家”这个品牌,必将成为连接海外华人与故土情感的纽带,也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一个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