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脱产复习?在这农忙的秋收时节?公社还管复习?
这简直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安静!”诛皎双手虚按,“公社已经决定,复习期间,大家的工分照记,由公社集体承担!复习需要的教材、资料,公社负责想办法统一解决!复习的地点,就在这里,公社大院会议室、礼堂,全部开放!”
“另外,”他提高了声音,“我们请来了辅导老师!由韩立民同志,以及其他几位基础扎实的知青和高中老师,组成辅导小组,负责给大家梳理知识点,答疑解惑!”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坐在前排的韩立民等人身上。
韩立民站起身,向众人点了点头,眼神坚定。他深知这个机会的来之不易,也感激诛皎将如此重任交给他。
“时间紧,任务重!”诛皎的目光变得锐利,“我知道大家基础不同,心里没底。但我要告诉大家,现在全国的青年,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大家都荒废了十年!比的就是谁更拼命!谁更能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从今天起,忘记你们是农民,是知青,是工人!你们只有一个身份——考生!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学习!往死里学!”
他的话语,如同战鼓,擂响在每个人的心头。
“公社就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有什么困难,直接提出来,公社想办法解决!我只有一个要求,拿出你们当年搞生产、学大寨的那股子拼劲和狠劲,把丢掉的知识,给我抢回来!”
“有没有信心?”
“有!”
台下,七八十人异口同声,吼声震天,之前所有的迷茫和焦虑,在这一刻,仿佛都被这强大的组织力量和坚定的决心驱散了。
会议结束后,整个公社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围绕着“高考”这个中心,高速运转起来。
诛皎亲自坐镇指挥。
教材短缺?他立刻发动所有关系,派人前往县城、地区,甚至省城的书店、废品收购站、图书馆,搜寻一切可能找到的复习资料和过往的习题集。
同时,他让韩立民等人,根据记忆和手头有限的资料,连夜刻写蜡纸,油印复习提纲和模拟试题,尽管字迹可能模糊,纸张粗糙,但在考生们眼中,却比黄金还要珍贵。
后勤保障?公社食堂专门开小灶,保证复习学员的伙食,虽然也只是粗茶淡饭,但能吃饱。
晚上学习到深夜,公社提供煤油灯,甚至拉来了电线,临时安装了几个大灯泡,将会议室照得亮如白昼。
学习管理?韩立民等人将学员按照基础和报考志愿粗略分班,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表,从清晨到深夜,课程排得满满当当。
早上天不亮,教室里就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
深夜,灯火通明的会议室里,依旧是埋头苦读的身影和沙沙的书写声。
没有人叫苦,没有人抱怨。
每个人的眼睛里,都燃烧着渴望改变命运的火焰。
他们知道,这个机会,是诛书记和公社为他们拼命争取来的,他们不能辜负。
诛皎时常会深夜来到复习班,默默地看一会儿,有时会带来一些通过特殊渠道搞到的、更权威的复习资料,或者只是一句简短的鼓励。
他的到来,总是能让学员们更加振奋。
整个百家镇,都被这股空前高涨的学习热情所感染。
老农们会自觉地放轻从会议室附近经过的脚步声。
妇女们会主动帮复习学员家属多干些农活。
所有人都明白,这些年轻人,是在为百家镇的未来,拼一个更高的起点。
抢时间,抢机遇,抢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在这恢复高考的第一个冬天到来之前,百家镇的这片土地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轰轰烈烈地打响。
而诛皎,就是这场战役最早、也是最坚定的指挥者。他要用这次高考,让百家镇的人才,率先突围,抢占时代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