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问题一个个抛出,看似专业,却总是不离技术改造的核心细节。
赵振华保持着笑容,打着哈哈:“呵呵,谭调研员果然是专家,问的问题都在点子上。不过具体的改动,都是诛副社长带着几个小伙子鼓捣的,我也不是特别清楚。等我们诛社长回来,您再详细问他。”
谭调研员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脸上笑容依旧:“理解,理解。技术保密嘛,应该的。”
他又将话题引向了社办加工厂:“听说你们的粉条和油品质极高,连省城友谊宾馆都长期订货,想必加工设备也很不一般吧?是不是也进行了技术升级?”
赵振华心中的警惕性更高了,这人怎么对什么都这么感兴趣?他含糊地应付着,只带着他们在厂区外围转了转,并没有进入核心车间。
在村里走访时,谭调研员更是看似随意地和几个社员攀谈,问的问题却让一旁的赵振华脊背发凉。
“老乡,你们公社这几年变化真大啊,听说都是诛副社长的功劳?”
“诛社长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背景?或者认识上面的什么大人物?”
“那些改良农机的技术,是诛社长自己琢磨的,还是从哪里学来的?”
“公社里有没有来过什么特别的、懂技术的外地人?”
这些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技术调研员该关心的范畴!
社员们大多淳朴,但经过这几年,对公社、对诛皎有着极强的认同感和保护欲。
听到这些探听诛社长底细和技术来源的问题,都本能地产生了抵触。
“诛社长就是咱本地人,能有啥背景?”
“技术当然是咱们自己琢磨的!”
“没来过啥外地人!”
社员们回答得硬邦邦的,眼神里也带上了审视。
谭调研员碰了几个软钉子,脸上有些挂不住,笑容也淡了几分。
傍晚,诛皎从县里回来,听王建国和赵振华汇报了情况。
赵振华将自己的观察和疑虑详细说了一遍:“皎哥,我总觉得这个谭调研员不对劲。他问的问题太细了,而且总往技术核心和你的背景上引,不像是个纯粹搞技术的。”
诛皎听完,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
他回想起“春耕”计划时上级的提醒,要警惕境外势力对国内技术情报的窃取。
这个谭调研员,出现的时机,关注的重点,以及那过于“专业”和“深入”的提问,都透着一股不寻常的气息。
“你们做得对。”诛皎沉声道,“技术细节,一点都不能透露。至于这个人……”
他目光投向窗外渐渐沉下的夜幕,眼神冰冷。
“看来,是有人把我们百家镇,当成肥肉盯上了。”
“告诉大壮,加强民兵夜间巡逻,尤其是农机站、加工厂和粮仓附近。”
“振华,你这几天多留意这两个人的动向,看看他们还和什么人接触。”
“至于我,”诛皎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明天,亲自去会会这位‘省城来的专家’。”
夜色渐浓,一场看不见的较量,悄然拉开了序幕。
境外伸来的黑手,已经触碰到了百家镇的边缘。
而守护这里的猎手,已然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