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向上级预警?且不说会不会被当成危言耸听,甚至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烦躁地在狭小的房间里踱步,汗水顺着脊梁沟流下,湿透了裤腰。
目光无意间扫过桌上伊万诺夫的信,又掠过那些报纸。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脑海。
窗口期!最后的窗口期!
在关系彻底破裂之前,在对方彻底收紧技术出口和资料交流之前,还存在一个短暂而模糊的缓冲期!
这个时期,一些非核心的、民用的技术资料,或许还能通过某些渠道获取。
一些像伊万诺夫这样对华友好、或者对技术本身抱有执着信念的专家,或许还愿意进行一些私下的、有限的交流。
这就是机会!
一个利用私人关系和国家尚未完全破裂的表面文章,为国家抢救、储备一些关键技术和资料的最后机会!
他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
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
他想到了桃园空间里那些浩如烟海的技术资料。
那些东西太超前,不能直接拿出来。
但是,他可以凭借对那些资料的理解,结合这个时代的需求,精准地判断出哪些是苏联拥有、而中国急需且即将被封锁的“卡脖子”技术!
然后,利用伊万诺夫这条线,利用这最后的窗口期,想办法把它们弄到手!
轻工业设备图纸?农业机械改进技术?甚至是一些基础性的材料科学、精密加工方面的入门资料?
这些东西,在苏联或许不算最顶尖的机密,但对于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来说,每一份都可能是点燃技术突破的火种!
思路一旦打开,各种想法便纷至沓来。
他重新坐回桌前,铺开纸张,拿起笔,就着昏黄的灯光,开始飞快地记录。
他列出了一个初步的清单,上面写着他能想到的、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可能通过非官方渠道获取、并且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技术资料类别。
他的字迹因为激动而略显潦草,但思路却无比清晰。
这不仅仅是为了弥补前世的遗憾,不仅仅是为了兑现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守护誓言。
这更是一种超越了个人恩怨和乡土情怀的、更为宏大的责任与使命。
他或许无法改变历史的大势,但他可以在这大势之下,利用自己重生的优势和桃园空间的辅助,为国家,为这个他深爱的、正在艰难崛起的民族,尽可能多地储备一些“粮食”,一些足以支撑其在未来风雨中走下去的技术“粮食”!
夜,更深了。
蚊虫依旧在不知疲倦地飞舞。
但诛皎心中的烦躁和闷热,却已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和坚定所取代。
他感知到了那即将到来的剧变。
他也找到了自己在这场剧变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必须承担的责任。
这注定是一条充满风险、遍布荆棘的隐秘之路。
但他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