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贵也看向了诛皎,眼神里带着一丝质疑,仿佛在说:看吧,人算不如天算,你这工程,经不起考验。
王建国书记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诛皎站在漫天风雪中,身形挺拔如松,脸上没有任何惊慌。
他早就通过空间里对天气变化的细微感知,预判到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
他也早就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大家不要慌!”诛皎的声音透过风雪,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这场雪,正在我们的预料之内!”
他转身对李卫国和赵振华下令:“启动应急预案!卫国叔,你立刻带一队人,沿着渠道巡查,重点查看几个弯道和填方区,发现有积雪堵塞或者小范围滑塌,立即清理加固!振华,带你的人,把准备好的草帘子和防冻油布,覆盖到那些新浇筑的混凝土面和薄弱边坡上!”
“是!”
李卫国和赵振华毫不迟疑,立刻带着早已安排好的应急队伍,顶着狂风大雪,冲向了渠道沿线。
人们看到,那些队员动作熟练,分工明确,显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经过了专门的演练和准备。
草帘和油布被迅速展开,覆盖在关键部位。
巡查队伍冒着危险,在湿滑的渠岸上仔细检查,及时处理了几处因积雪过厚可能引发的隐患。
诛皎自己也跳下渠道,亲自检查闸门和渠底的状况。
他的冷静和有条不紊的指挥,像定海神针一样,稳住了所有人的心。
暴雪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渐渐变小。
当雪停风住,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时,那条新修的三号支渠,如同一条灰色的缎带,安然无恙地镶嵌在洁白的大地上。
渠水依旧在冰层下汩汩流淌,奔向它们的目的地。
渠道本身,除了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没有任何被冲毁或严重冻损的迹象。
覆盖的草帘和油布,有效地保护了工程的关键部位。
“成功了!渠道扛住了!”人群中爆发出比之前更加热烈的欢呼。
这一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是对工程质量的彻底信服,更是对诛皎远见卓识的由衷敬佩。
王建国书记用力拍着诛皎的肩膀,连说了三个“好”字:“诛皎啊诛皎!真有你的!料事如神,准备充分!这下我彻底放心了!”
刘福贵站在一旁,看着那在冰雪中岿然不动的渠道,看着周围社员们对诛皎那发自内心的拥戴,脸上火辣辣的,心中最后那点不服气,也终于被事实碾碎,化为一声无声的叹息。
他不得不承认,在关乎根本的大事上,这个年轻人的眼光和手段,确实远超自己。
开春后,冰雪消融。
三条新修的支渠和彻底清淤加固的主干渠,构成了一个高效畅通的灌溉网络。
当其他公社的一些地区因为春旱而焦急万分时,百家镇公社的良田却得到了充分的滋润。
尤其是那几千亩曾经缺水的坡地,第一次喝上了充足的“增产水”。
社办加工厂也利用水利之便,安装了新的水轮机,动力更加充足,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清澈的渠水,不仅流淌在田地里,更流淌在每一个社员的心里。
他们知道,这个冬天,诛社长顶着压力,力排众议,带领他们修建的,不是面子工程,而是真正福泽后世的命脉工程。
这项工程,将在未来无数个春夏秋冬,持续不断地为百家镇的土地注入生机,为他们的饭碗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看着绿油油的麦苗在春风中摇曳,看着水渠里欢快流淌的碧波,诛皎站在渠畔,心中欣慰。
他又一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守护了这片土地和依靠土地生活的人们。
这水利之功,利在当下,福泽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