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 第111章 先礼后兵,娄师德第一

第111章 先礼后兵,娄师德第一(1 / 2)

第111章 先礼后兵,娄师德第一

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勛封、调动等事务。

侍御史职位虽然特殊,但是也在吏部的考核之內,受吏部的辖制。

大唐建立以来,还是第一次有侍御史到吏部这样说话:嗯你想我弹劾你

但这位侍御史又有些不同,他还是皇长孙。

崔敦礼忍著不满,喊来同僚。

四位员外郎,两位郎中,神色带著敌意。

显然,崔敦礼去喊他们的时候,透露了一些信息。

“都坐,怎么都站著”

李象笑著道。

崔敦礼带头,相继落座。

“我收到两份弹劾,不知是哪两位同僚的”

李象望了眼站在一旁的娄师德一眼。

娄师德从怀里掏出两份奏章,念出了两位员外郎的名字。

来之前,李象在御史台找了下,从李昭德等人手里,以及留中不发的奏章,找到两份吏部员外郎的弹劾。

一般留中不发的弹劾,都是对被弹劾者的一种保护,但他们肯定是有哪里犯了事。

两名吏部员外郎听到自己的名字,顿时色变,从娄师德手中接过弹劾奏章走到一旁翻看。

他们都不想被人知道弹劾內容。

同样是员外郎,虽是同僚,但同样是竞爭对手。

片刻之后,两名员外郎回来,拘谨地坐在原先的位置。

“皇长孙,你是要弹劾我们”

两人面露惧意。

弹劾不至於让他们丟掉官职,但未来很长时间很难再有升上去的机会。

为官者,若有野心,失去升迁的机会绝对是巨大打击。

崔敦礼等人的脸色变得更难看。

拿著弹劾奏章上门,岂有其理!

“误会了,只是想告诉你们,这里有两份奏章,我替你们挡下了。”

李象轻笑道。

“您的意思是”

两人皆是愣了下,面面相。

崔敦礼等人也是讶然,怎么和想的不一样

“诸位都是吏部的顶樑柱,却有人嫉妒你们权力大。”

“有我李象在御史台的一天,针对你们的弹劾就得先经过我这里!”

李象拍了拍胸膛,正义凛然道,“谢谢皇长孙!”

两名员外郎顿时明白,相视一眼,起身作揖。

“崔郎中和诸位,也都是如此,我將一视同仁对待,绝不厚此薄彼。”

李象望向崔敦礼,又朝另外一个吏部郎中点头,再扫向其他员外郎,缓缓道。

“皇长孙仁厚,御史台幸事。”

“竟然到现在才认识皇长孙,以后定当时常瞻仰皇长孙。”

除了另外一位户部郎中,其余人皆是夸了又夸,再没一开始出现的敌意。

他们都听明白了,只要李象在御史台的一天,只要有他们的弹劾,李象都会给他们拦住。

侍御史都做不久,平常官员在一个职位上三到五年换一个位置,侍御史一般一年左右更换一次。

因为受弹劾的反噬越来越越多,对他们不满的官员越来越多,犯了点小事都是海量的弹劾,皇帝只能换人。

当然,李象是皇长孙,他们以为李象能够任职更久。

“这位是娄师德,正好参与雍州市令的竞选,请诸位多多关照。”

李象说出目的,將娄师德介绍出去。

在场六人,崔敦礼是认得娄师德的,但其他人不一定知道。

崔敦礼已经明白李象的意思,沉著那张脸,但是没有说话。

“给诸位大人倒茶。”

娄师德忍著激动站出来。

有皇长孙亲自请他们到来暗示,许以保证,应该没人不给面子吧

“皇孙的意思是让我们监考的时候徇私舞弊”

另一位户部郎中突然不满道。

三十多岁的年龄,看上去是几人中最年轻的。

崔敦礼等人微微变色,但同样没有说话。

他们显然是猜到李象的意思,但对李象的做法同样不满。

他们不敢说,但有人敢说,看戏就行。

“你叫什么名字”

李象问道。

“杨豫之!”

这位吏部郎中朗声道。

“是你啊.....你和永嘉公主什么情况了”

李象恍然大悟,当即好奇问道。

杨豫之是中书令杨师道和长广公主之子,但李象记住他的不是他的出身,而是他和姨母乱搞。

脏唐,和杨豫之这些皇亲国戚乱搞脱不了干係。

当然,始作俑者是李世民。

所以说,上面的不做好带头作用,

“你说什么”

杨豫之大惊失色,腾的一下站了起身。

崔敦礼等人大感异,什么事竟然让出身不凡的杨豫之如此失態

“永嘉公主的駙马是谁来著”

李象笑问道。

见杨豫之依旧处於惊讶当中,转而询问崔敦礼。

“赞国公兼左卫將军竇奉节。”

崔敦礼望了眼杨豫之,如实回答。

厉害了,竟然和柴哲威一样,又是国公又是將军。

怪不得发现杨豫之和永嘉公主乱搞之后,敢直接將杨豫之打死。

“皇,皇长孙..::

杨豫之惊疑不定,神色无法保持镇定。

他不知道李象听到风声,还是手里掌握了谁对他和永嘉公主的弹劾。

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李象都能给他带来可怕的后果。

“你刚才是不是声音太大了”

李象淡淡道。

“对对,我承认,我刚才说话的声音大了点。”

杨豫之连连点头,非常配合李象,生怕李象將事情暴露出来。

回头得调查清楚,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为什么李象会知道他和永嘉公主的事

“坐下吧。”

李象淡淡道。

杨豫之乖乖坐下。

“我李象是很好说话的,也非常给面子诸位。”

“但如果诸位不给面子我李象,那我也会很不客气回敬对方。”

李象背靠凳子,以一种慵懒的姿態,说出他此行的想法。

先礼后兵!

给面子,大家相安无事。

不给面子,那肯定是你们先遭殃。

“皇长孙所言极是,豫之以茶代酒,敬皇长孙一杯。”

杨豫之这时候非常配合,当即识趣端起娄师德刚才倒的茶。

刚才收到弹劾奏章的两位员外郎,这时候也是很配合,笑容可。

崔敦礼原本想著,这么多人在,肯定会有不满李象的,却不料最后竟如此结果。

当下也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以茶代酒大家喝一杯。

李象离开,杨豫之送到吏部大门。

待李象走远后,杨豫之往另外一条方向出宫。

“查查杨师道、长广公主、杨豫之、永嘉公主、竇奉节的信息,杨豫之应该成亲了,媳妇也查查。”

回到御史台之后,李象交代娄师德办事。

夜。

於慎言带看其妻子上门,对李象千恩方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