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师将一大包药和单据一起递了出来。赵敏接过来,感觉自己捧着的不是药品,而是兰兰奶奶未来几年的健康和希望。
回程的面包车里气氛与来时截然不同。
车子依旧在“蹦迪”,窗外的风景依旧是千篇一律的黄土与绿树。车厢里兰兰小心翼翼地捧着那个装满药的袋子,仿佛捧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她的奶奶则靠在座椅上,因为知道自己的病有救了,精神状态好了许多,甚至开始和蔼地询问赵敏和陈静在城里读书的情况。
陈静的晕车症状似乎都好了大半,她拿着那个崭新的笔记本,在颠簸的车上,一笔一划地记下了今天的第一笔账:“支出:四百八十六元五角。支付人:杨老师(天使投资)。”
写完,她还是忍不住好奇,抬头问坐在副驾驶的杨明宇:“杨老师,您刚才说的‘天使投资人’是什么意思啊?还有……您哪来那么多钱啊?”
这个问题,也是赵敏和后排几个同学共同的疑问。在他们印象里,老师的工资并不高,杨老师平时又穿着朴素,怎么能如此轻松地拿出近五百块钱,而且听他口气,这似乎只是个开始。
杨明宇通过后视镜,看着学生们那一张张写满好奇的脸,笑了。
他知道,这是最好的“现场教学”机会。
“‘天使投资人’啊,就是指那些在创业项目最早的时期,用自己的钱去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的人。”他解释道,“今天,我们的‘助兰基金’就是一个创业项目,它的目标是帮助兰兰一家。而我,就是你们这个项目的第一个支持者。”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我的钱……一部分,是学校发的工资和奖金。另一部分,则来自我做的一笔小小的投资。”
“投资?”学生们更来劲了,“是炒股吗?杨老师,您是股神?”
“哈哈,我可不是股神。”杨明宇摇了摇头,语气变得认真起来,“我只是在寒假的时候,把我们班会上讲过的那些关于未来经济趋势的知识自己实践了一下而已。我没有去买那些热门的股票,而是根据我的分析,投资了一家当时还很不起眼,但我认为非常有潜力的小科技公司。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
他看着后视镜里学生们那若有所思的表情,抛出了这堂课的核心论点:“我跟你们说这些不是鼓励你们去炒股赚钱。我是想告诉你们一个道理——知识是真的可以变成财富的。而拥有财富之后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可以买好吃的,可以买漂亮衣服,但更重要的,是它能赋予我们一种能力,一种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能力。就像今天这样。”
车厢里彻底安静了下来。
他们认识到“学习”这件事,它的终点并不仅仅是一张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它还可以通向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伟大的力量。
当回到学校的时候,等候已久的学生们“呼啦”一下全都围了上来。
王昊作为总指挥,第一个冲到车门前,他没去管下车的杨老师,而是急切地拉住陈静和赵敏问:“怎么样怎么样?钱够不够?事情办妥了吗?”
陈静扬了扬手中的记账本,脸上带着一丝小小的骄傲,她学着杨老师的口气大声宣布:“报告王总指挥!‘助兰基金’项目第一阶段任务圆满完成!经诊断,兰兰奶奶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已开具三个月药物,总花费四百八十六元五角。该笔款项已由本基金‘天使投资人’杨明宇先生全额支付!”
她这番一本正经的汇报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给逗乐了。
杨明宇笑着走下车,看着自己这群可爱的学生,拍了拍手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同学们,今天我们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但是,就像赵敏同学之前说的我们不能只解决眼前的问题。”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兰兰奶奶的病需要长期服药,兰兰也需要一直读书。所以,我决定将我那笔投资获得的部分收益拿出来作为启动资金,以我们高一(14)班集体的名义,正式成立一个‘14班长期助学金’!”
“哇——!”
人群中爆发出惊喜的呼喊。
杨明宇继续说道:“这笔助学金将由王昊和陈静负责管理,由全班同学共同监督。它的第一个资助对象就是兰兰同学,我们将承诺,资助她和她的奶奶直到她小学毕业。未来,我们还要用这笔钱去帮助更多像兰兰一样的孩子!”
学生们都愣住了,他们呆呆地看着自己的老师,眼神里充满了震撼和崇拜。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参与和见证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王昊看着杨明宇,再联想到自己父亲那场差点让公司倾覆的危机,心中对知识和远见的敬畏达到了顶点。
而林天,则看着那些因为兴奋而脸颊通红的同学们,又看了看远处山坡上那轮正在缓缓下沉的夕阳,他的心里关于如何用“技术”来系统性地解决这类问题的念头正在悄然萌芽。
杨明宇知道,这次支教最重要的目的,已经超额完成了。他的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同情与关爱,更亲眼见证了一个人的知识和远见是如何实实在在地,改变另一个人的命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