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去山里采草药,拿去镇上卖!我认识好几种!”一个来自农村的同学兴奋地说。
“这个靠谱!”
“对!还能发动山里的孩子们一起干!”
学生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各种各样的点子,靠谱的不靠谱的都冒了出来。小小的宿舍变的热火朝天。
他们讨论得太过投入,以至于谁都没有发现宿舍的门不知何时已经悄悄地开了一道缝。
杨明宇就站在门外只是静静地听着。
他听着学生们从最开始的慌乱无措,到王昊的个人英雄主义,再到林天的集体主义,最后到这场全民参与的头脑风暴。
眼看讨论渐渐偏向“如何带领全村人民发家致富”的宏大叙事,杨明宇觉得是时候进行一点宏观调控了。
他推门走了进去。
“哟,聊着呢?这么热闹。”
“杨老师!”
学生们看到杨明宇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立刻安静了下来,纷纷给他让开位置。
杨明宇摆了摆手,示意大家不用拘束。他走到桌边拉过一张小板凳坐下,笑着问:“怎么样?专题研讨会进行到哪一步了?”
王昊有些不好意思地把刚才的讨论说了一遍。
杨明宇听完赞许地点了点头:“非常好。你们的想法,尤其是林天同学提出的‘集体参与’和赵敏同学提出的‘长远考虑’,都让我很惊喜。这证明,你们已经不再是只会做题的学生,而是一个懂得思考,有担当的团队了。”
“不过呢,”杨明宇话锋一转,“想法很好,但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清晰的规划和明确的分工。否则,一腔热血最终只会变成一团乱麻。”
他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圈。
“我们现在,就来开一次正式的。确定我们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财务总管,和各个执行小组。把这件事当成你们人生中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来做。”
“创业项目?”学生们面面相觑,眼神里充满了新奇和兴奋。
“对。”杨明宇的目光扫过全场,“我们的启动资金,就是你们每个人的爱心。我们的项目目标,就是帮助兰兰的奶奶渡过难关。现在,我提议由我们班最有商业头脑和组织能力的王昊同学担任这个项目的总指挥,大家同意吗?”
王昊没想到杨老师会把这个重任交给自己,他愣了一下,随即胸膛一挺,大声说:“同意!保证完成任务!”
同学们也纷纷鼓掌。
“好。”杨明宇又看向陈静,“我们的每一分钱都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提议,由我们班最细心、最严谨的陈静同学担任财务官,负责所有资金的记录和管理,大家同意吗?”
她看着大家信任的目光,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赵敏同学,作为我们项目的医疗顾问,负责与兰兰家人沟通,并向我们随时同步病情进展。”
“林天同学,担任技术总监,你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表格,让我们的每一笔捐款和支出都透明化。”
“张伟你和几个体育好的同学,组成后勤保障与执行部,负责明天陪同兰兰家人去镇上,以及后续所有需要跑腿和出力的活儿。”
“其余同学,组成宣传与募捐部,我们不仅要在班级内部募捐,更要想办法,向全校,甚至向社会讲述兰兰的故事,争取更多的帮助。”
杨明宇三言两语之间就搭建起了一个清晰、高效的组织架构。学生们各司其职。
“好了。现在王总指挥你可以下达你的第一道指令了。”杨明宇笑着退到一旁。
王昊深吸一口气,他看着眼前的同学们,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如此的沉重。
他清了清嗓子,学着父亲开会时的样子沉声说道:
“我宣布,14班助兰基金项目正式启动!第一项任务:全体成员,自愿捐款!陈静,拿本子,准备记账!”
“是!”
一场爱心行动正式拉开了序幕。学生们排着队将自己口袋里的钱郑重地放进一个临时的“捐款箱”里。
陈静拿着一个崭新的笔记本,一笔一划认真地记录下每一个名字和金额。
本子上不断增加的数字和窗外呼啸的寒风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比。
它仿佛在说,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比寒冷更顽固,比黑暗更有力量。
那就是一颗被唤醒的滚烫的少年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