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降维打击(二)(2 / 2)

“我们路过魏晋,看到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乱世慷慨,也听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绝唱……”

陈静的声音越来越流畅越来越自信。她完全沉浸在了自己最熟悉的历史世界里,忘记了紧张,忘记了台下的五百名观众。她就像一位从容的向导,带领着所有人在那条由光影构成的历史长河中进行着一场酣畅淋漓的“时空漫游”。

而她身边的吴菲则像一位配合默契的魔术师。陈静的激光笔指到哪里她指尖下的鼠标就点到哪里。幕布上,一个个诗人的名字、一个个朝代的名号、一幅幅精美的配图、一段段画龙点睛的动画效果,都随着陈静的讲述无缝地呈现出来。

这份视觉与听觉的完美配合,让台下的观众们如痴如醉。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听课,而是在观看一部制作精良的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纪录片!

“终于,我们来到了这条长河最璀璨、最壮丽的河段——唐!”

周晓燕的声音适时地响起,将所有人的情绪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幕布上,那条平缓流淌的“银河”,在进入“唐”的区域后,猛然间爆发出无数颗大小不一、光芒四射的星辰!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杜牧……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如同一个辉煌的星团,占据了整个屏幕的中央,其视觉冲击力无与伦比!

“一个问题随之而来,”陈静接过了话头,她的声音里也带上了一丝激动,“为什么是唐朝?是什么样的土壤,才能孕育出如此璀璨的诗歌星汉?”

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激光笔,点向了那片星团背后的由无数细小文字构成的历史背景上。

“是开放的胸襟——我们看到,在唐朝的疆域图上,丝绸之路的商旅络绎不绝;是包容的文化——我们看到,佛经的翻译与本土的道教思想在此交融;更是英雄的时代——我们看到,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个民族的自信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所以,”陈静做出了她这个模块的总结,声音不大却振聋发聩,“我们小组找到的第二个答案是——学习古诗词,是为了让我们看清,伟大的作品,必然诞生于伟大的时代;而每一个看似偶然的文学现象背后,都站着历史的必然!”

话音落下,她和周晓燕、吴菲一起,向台下深深鞠躬。

掌声,再次毫无悬念地,如潮水般涌来!

这一次的掌声,与刚才送给林天的掌声截然不同。如果说林天的展示带来的是“理性”与“技术”的震撼,那么陈静小组的展示,带来的就是“格局”与“视野”的洗礼!

她们用一种宏大而诗意的方式,为整堂课,构建了一个坚实而壮丽的历史骨架。

评委席上,钱佩玲老师激动地在评分表上写着什么,嘴里还喃喃自语:“了不起,太了不起……把整个文学史都串起来了……”

而主席台中央的周国栋教授,已经完全放下了手中的笔。他摘下老花镜,用手揉了揉眼睛,似乎是在平复自己内心的激动。他看着台上那个曾经被他认为是“哗众取宠”的年轻教师,又看了看那个虽然还有些羞涩,但眼中却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女孩,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的敬意。

他知道,他今天看到的,可能不仅仅是一堂颠覆性的公开课。

他看到的,或许是属于中国语文教育的一种全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