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你证明了,体育生不是头脑简单。你的毅力和拼劲,用在学习上,同样能创造奇迹。”杨明宇给他的奖励,是一双最新款的篮球鞋和一个电子计时表。
“劳逸结合,才能走得更远。这个假期,训练别落下,学习也别放松。这个电子表可以记录你的运动时间,也能提醒你是时候坐下来背两个单词了。”
张伟抱着那双他梦寐以求的球鞋,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傻笑。
“最佳单科突破奖,生物,赵敏!数学,林天!……”
“最佳课堂笔记奖,陈静!……”
“全勤标兵奖……”
“最佳劳模奖……”
杨明宇仿佛一个圣诞老人,不断地从他的纸箱和书包里,掏出各种各样但又全都精准地切中了每个获奖学生需求的“礼物”。小到一盒进口的巧克力,大到一本珍贵的绝版书籍,每一份奖励背后,都代表着他对学生们无微不至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
整个颁奖过程,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掌声和起哄声此起彼伏。没有获奖的同学也由衷地为自己的同伴感到高兴。那种纯粹的为荣誉而喝彩的氛围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快乐。
14班,在这一刻像一个密不可分的大家庭。
……
当最后一个奖项颁发完毕,班会的气氛也达到了顶点。杨明宇示意大家安静,他的表情,重新变得严肃起来。
“好了,奖励发完了,接下来,要谈谈一个你们可能不太喜欢,但却至关重要的话题——寒假学习。”
一听到“学习”两个字,刚刚还兴奋不已的学生们,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发出一阵哀嚎。
“老师,能不能让我们过个好年啊!”
“是啊,刚考完试,脑子都快炸了!”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杨明宇笑着压了压手,“所以,我今天不给你们布置成堆的试卷。我只给你们提供一套方法,一套能让你们在假期里,既能得到充分休息,又能实现‘弯道超车’的方法。听不听,做不做,取决于你们自己。”
一听到“弯道超车”,学生们的兴趣又被提了起来。
“首先,寒假绝对不是单纯的‘补课’时间,而是你们进行‘系统性修复’和‘个性化发展’的黄金时期。”杨明宇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写下了“系统性修复”六个字。
“什么叫系统性修复?就是把你们这个学期以来,所有知识点的漏洞,全部给我找出来,然后一个一个地补上!”他敲了敲黑板,“具体怎么做?三步走。”
“第一步:试卷分析。把你们从月考到期末的所有试卷,全部找出来,准备一个错题本。不是把错题抄上去就完事了!你们要做的,是在每一道错题旁边,用红笔标注三样东西:1. 错误原因(是概念不清?是计算失误?还是审题不清?);2. 涉及的知识点;3. 正确的解题思路。”
“第二步:回归教材。根据你们错题本上总结的知识点,回到课本,把那一章节的内容,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再看一遍!每一个定义,每一个公式,每一个例子,都不能放过。把课本读厚,再读薄,直到你看到这个知识点,就能联想到所有相关的题型。”
“第三步:针对性训练。补完一个知识点,就找相应的练习题,做上十道八道。做到什么程度?做到你看到这个类型的题目,就能形成肌肉记忆,立刻知道考点是什么,陷阱在哪里。”
他讲得非常细致,条理清晰,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就被吸引了进去,甚至有人下意识地拿出了笔记本开始记录。
“这,是‘修复’。接下来,是更重要的——‘个性化发展’。”杨明宇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五个字。
“你们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所以你们在假期的侧重点,也必须不同。”他的目光投向班级的几个“领头羊”。
“林天、赵敏,你们这样的,基础已经很扎实了。你们的假期任务,不是刷题,而是‘向上捅破天花板’。我给你们的书都是大学或者竞赛级别的。你们要做的是利用假期进行自主的、拓展性的学习。去了解更前沿的知识,去挑战更高难度的思维。你们的目标不该是高考满分,而是要在进入大学前就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优势。”
他又看向以张伟、王昊为代表的中下游学生。
“而你们,任务更明确也更艰巨。你们的假期就是‘死磕基础’!英语差的,就把高中三千五百个单词给我过三遍!数学差的,就把初中到高一的所有公式给我默写一百遍!物理差的,就把课本上所有的力学模型给我画出来分析透彻!”
“不要贪多,不要好高骛远!你们要做的,就是在假期里把你们最薄弱的那一两块短板给我补齐!只要你们能做到,下学期开学你们会发现自己将脱胎换骨!”
杨明宇的话掷地有声,像一盏明灯,为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最后,是时间管理。”他画了一个时间表,“寒假一共二十多天。我建议你们,把它分成三段。第一阶段,春节前,是‘放松与总结周’,你们可以尽情地玩,但每天要花一到两个小时完成我刚才说的‘试卷分析’工作。第二阶段,春节期间是‘家庭与阅读周’,走亲访友,享受亲情,但每天抽出一小时读一本我推荐书单里的课外书。第三阶段,春节后到开学前是‘全力冲刺周’,这一周,你们必须收心,按照我说的‘修复’和‘发展’计划,每天保证至少六个小时的高效学习时间。”
“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这,才是最高效的假期。”
讲完这一切,杨明宇放下粉笔,看着台下已经从最初的抗拒,变成认真聆听、陷入沉思的学生们,他知道,这些话他们听进去了。
……
“好了,学习的事,就说到这里。”杨明宇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脸上重新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压轴的时刻到了。这个假期,除了学习,我还有一份最特别、最重要的作业,要布置给你们。”
他从讲台桌上,拿起一沓早就准备好的、打印精美的表格,分发了下去。
“这是你们的终极寒假作业——《我的人生规划与梦想调查问卷》。”
当学生们看到这份没有标准答案、充满着开放性问题的问卷时,所有人都愣住了。那上面的问题,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带着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哲学味道,让他们感到新奇,又有些无从下笔的茫然。
杨明宇的声音,在此时变得无比温和又无比郑重。
“我们拼尽全力爬出泥潭,不是为了在平地上站稳脚跟就沾沾自喜的。我们是为了去攀登那座属于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高山!”
“这份问卷没有对错也不计分数。它是我留给你们的一个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机会。”
“我希望你们利用这个假期,用你们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和勇气去认真地、严肃地思考你们的未来。下学期开学第一天,我会把问卷收上来,然后,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和你们每一个人单独聊一聊你们的答案。”
“我希望到时候,你们每个人都能清晰地告诉我——你的高山在哪里?你的征途通向何方?”
他的话音落下,教室里一片死寂。
那份薄薄的问卷在每个学生的手里,都显得沉甸甸的。它像一把钥匙即将开启一扇他们从未触碰过的大门——一扇名为“梦想”与“自我认知”的大门。它让这场期末考试的胜利,从一个终点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更有意义的起点。
看着学生们那震撼而又思索的神情,杨明宇知道,他想要的效果达到了。
他走到教室门口,倚着门框,看着窗外灿烂的冬日暖阳,大声宣布:
“好了,本学期的最后一次班会,到此结束!现在,全体起立,带上你们的好心情和好胃口,目标——校门口的‘汉金城’自助烤肉!另外,为感谢本次的赞助商王公子,大家掌声欢迎!”
“啪啪啪啪……”热烈的掌声和怪叫声瞬间爆发……
“出发!!”
“嗷——!!!”
气氛瞬间再次引爆,教室里再次响起震天的欢呼和狼嚎。
这个寒假,对14班的学生而言注定将与众不同。而这个夜晚将是他们用汗水与拼搏换来的最酣畅淋漓的庆功宴。
属于他们传奇的第一学期已然落幕。
而那片更广阔的“未来”的星辰大海,正等待着他们,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