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小李慕玄眼中爆发的精光和若有所思的表情,杨程光知道,火候到了。他开始深入浅出地讲解起来:
“你以为倒转八方只能拉扯、推挡?蠢!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你只会傻乎乎地控制大小和粗略方向,作用点呢?为什么不能是多个作用点同时发力,形成力矩,让人不碰自转?”
“你的力场为什么总是散乱的?像泼出去的水!要学会‘编织’,像蜘蛛结网,每一根丝都有其作用,组合起来才能困住飞虫!你的炁,就是丝,你的意念,就是编织的手!”
“还有,谁告诉你力场只能从你自身发出?天地万物皆有‘场’!虽然微弱,但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才是上乘!感知它,引导它,融入它!让你的力场成为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格格不入的异物!”
杨程光信手拈来,随口点拨。他没有传授任何具体的、高深的运功路线(那需要长时间打基础),而是从理念、从原理、从思维方式上进行颠覆性的引导。他讲的有些概念,比如“力矩”、“场叠加”、“矢量操控”,小李慕玄连听都没听过,但结合杨程光随手演示的、那些看似简单却蕴含至理的小技巧(比如让一片落叶在空中画出完美的“8”字,或者让一颗小石子凭空悬浮并高速自转),他仿佛看到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在眼前缓缓打开!
原来……倒转八方还能这么玩?!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浩瀚无垠的武学世界!与他师父王耀祖所教的,完全是两个维度的东西!他毫不怀疑,如果这个世界的王耀祖在此,听到杨程光的这些讲解,绝对会惊为天人,恨不得当场拜师!
这一夜,对小李慕玄来说,是颠覆性的一夜。杨程光讲得兴起,直接拉着他到空旷处,进行实操训练。从最基础的力场凝聚、精细化操控,到如何在对战中预判、设伏、引导……杨程光教得认真(带着考察和“投资”的心态),小李慕玄学得疯狂(带着对力量的渴望和超越的野心)。
月光下,一老一少,一个教得口沫横飞,时而演示出神入化的手段,一个学得如痴如醉,不断尝试、失败、再尝试。汗水浸湿了小李慕玄的衣衫,精神上的冲击和收获却让他亢奋不已。
他感觉,这一个晚上学到的东西、开拓的眼界,比他过去几年跟着王耀祖修炼的总和还要多!虽然很多高深内容他还无法立刻掌握,但那种“道”的指引,那种更高层次的视野,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
他对杨程光的观感,也从最初的不屑和警惕,逐渐转变为一种发自内心的、难以言喻的敬佩。这,才是一代宗师应有的气度和学识!相比之下,他感觉自己以前的骄傲,简直可笑得像井底之蛙。
而与此同时,在道观的另一角。
老老天师张静清,也在进行着类似的“盘算”。他看着虽然连续被杨锦成和杨程光“毒打”、但眼神深处那抹属于天才的傲气并未完全消散的徒弟张之维,觉得这火候还不够,还得再添点柴。
于是,他悄悄把另一个弟子张怀义叫到跟前,脸上也是那种“为师都是为了你好(顺便给你师兄加点难度)”的“贱兮兮”表情。
“怀义啊,”张静清语重心长,“你师兄之维,天赋是好的,就是这心性……还需磨砺。你看他,被人拍在地上,又见了起死回生,还是有点飘。这样不行啊!”
张怀义眨巴着眼,心里隐约觉得师父又要“搞事情”了。
“所以,”张静清压低声音,“为师决定,提前传授你《五雷正法》中更深一层的‘五雷’的修炼关窍……你好好练,争取早日赶上……不,是争取能给你师兄制造点麻烦,让他知道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龙浒山也不是只有他一个天才!”
张怀义:“……”(师父,您这动机还能再明显点吗?)
但他还是恭敬地行礼:“弟子遵命。” 心中却也不免有些跃跃欲试,能给那个一直压自己一头的师兄找点不自在,似乎……也挺有趣的?
于是,在这个平行世界的龙浒山夜晚,两个“老谋深算”的家伙,不约而同地开始给自己的师弟,徒弟“加小灶”,目标惊人地一致——给自家那个顺风顺水的“天才”找点真正的挫折,让他们的人生,更加“完整”。
月色温柔,山风徐徐,道观内外,却弥漫着一股“坑晚辈”的欢乐和“即将卷起来”的紧张气息。而最大的“受害者”杨德高和张之维,此刻还对此一无所知,一个在呼呼大睡,一个在对着月亮怀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