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白犬篇25(2 / 2)

“别忘了!”仁修师叔声音拔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底气,“咱们老君观、金刚门、无当派,三家共拜一个祖师爷——圣人赵虎!论起来,大家都是同门师兄弟!你杨程风是金刚门出身,也得叫我仁修一声师兄!(杨程风、杨程月比仁修年纪小,入门也稍晚,故尊称其为师兄)”

“家里的事掰扯不清,那就上师门说道理!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就是防着你们这些大家长仗着辈分蛮干,把好好的孩子逼得走投无路,闹出私奔殉情的惨剧!”

仁修师叔这番话,掷地有声,直接把矛盾提升到了“师门规矩”的层面。这套流传已久的古老规矩,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家族内部因过度干涉晚辈婚姻而导致的极端事件,毕竟谁也不想把事情闹到三派长辈面前去评理,那场面可就难看了。

杨程风看着眼前这个护犊子护得毫不讲理、甚至开始“以势压人”的师兄,又看了看身后眼神坚定、毫不退缩的孙子,再瞥一眼那个确实看不出什么恶相的李贤珠,一时间竟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再强势,也不能完全不讲千百年来传下的规矩,更不能真的跟代表着老君观态度的仁修师兄当场撕破脸。

仁修师叔见状,得意地扬了扬眉毛,那意思很明显:小样儿,跟师兄我斗?还嫩点!

客厅里的气氛,顿时从刚才的单方面压制,变成了一种古怪的、充满张力的僵持。杨锦天紧紧握着李贤珠的手,心里却因为师叔的强力撑腰而安定了不少。

仁修师叔那番夹枪带棒的话,特别是最后那句“比你年轻时看上的那些……强多了!”像一根无形的针,精准地刺破了杨程风强硬的表象,让他脸色微变,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师叔指的,正是杨似雯和王娜那桩婚事。

当年杨似雯与王家嫡女王娜的结合,在很多人看来是杨似雯高攀,甚至不乏“傍富婆”的闲言碎语。刘仁勇和仁修作为杨似雯的长辈,毕竟杨程风的父亲是他们的师叔,起初也对这桩突如其来的婚事心存疑虑,觉得王家水深,怕杨似雯吃亏。但当时,杨程风却以“孩子们是自由恋爱”为由,并未明确反对。

这背后,固然有王娜对杨似雯死心塌地、甚至不惜与家族产生摩擦的因素,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杨程风夫妇对这个小儿子近乎溺爱的偏疼。杨似雯年轻时那急躁冲动、受不得半点委屈的脾气,很大程度上就是被父母这般无条件的宠爱给惯出来的。

而真正让刘仁勇与杨程风之间产生难以弥合裂痕的,是后来发生的另一件事——王娜在出席杨锦成妻子葬礼时,这个女人因为对杨锦成去世的妻子出言不逊,惹得杨锦天勃然大怒,竟当场对王娜动了刀子!虽未造成严重伤害,但那场面已足够骇人。为了平息王家的怒火,保护孙子,杨程风果断(或者说武断)地将当时年纪尚小的杨锦天远远送来了百新国,近乎“流放”。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视杨锦天为衣钵传人、心头肉的刘仁勇!在刘仁勇看来,杨锦天是他这辈子见过的炼丹、符篆天赋最高的弟子,是老君观未来复兴的最大希望,更是最有潜力突破绝顶的天才!杨程风不问青红皂白,仅仅为了平息事端,就将他最珍视的徒弟如此粗暴地送走,这简直是要挖他刘仁勇的心肝!

据仁修所知,当时暴怒的刘仁勇甚至动过两个极端的念头:先是恨不得直接去王家搞点大动静,然后再找杨程风“算总账”!那段时间,老君观和杨程风这边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刘仁勇几乎与杨程风断绝了往来。

虽然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加上杨锦天在百新国也并未荒废修为,双方关系有所缓和,但那份芥蒂始终存在。直到平行世界“杨锦鲤”的出现,那个老君观覆灭、杨锦天在绝境中依然能挣扎晋升绝顶的残酷事实,像一记重锤敲醒了刘仁勇,也让他更加坚信自己当初的眼光没错——在一个资源匮乏、师门倾颓的世界里,杨锦天都能走到那一步,若是在有整个老君观全力支持的本世界,这孩子的前途必将不可限量!这也让刘仁勇对杨程风当年那种“重家族面子、轻弟子前程”的做法,更加耿耿于怀。

因此,此刻仁修师叔如此坚决、甚至不惜搬出师门规矩来力挺杨锦天,一方面确实是觉得李贤珠这姑娘不错,不想看晚辈姻缘被粗暴干涉;另一方面,何尝不是一种对杨程风过往“拎不清”做法的不满和反弹?你杨程风不是最讲究家族利益、最要面子吗?不是曾经为了所谓的“大局”委屈过孩子吗?那这次,我们师门长辈就要替孩子争一争这个“里子”!看看是你的家长权威大,还是祖师爷传下的规矩大!

当然,仁修师叔心底还有一丝不足为外人道的私心——他怀中那卷轴叫他干的,毕竟那卷轴也很不爽杨程风的作为。